子宮 的最新新聞

六旬婦人遺留避孕器十多年感染致子宮切除!醫師呼籲:五年內取出並定期檢查

本文分享了一名六旬婦人因長期未取出子宮內避孕器,導致嚴重感染並引發子宮膿瘍,最終需要切除子宮。醫師指出,子宮內避孕器若放置超過五年,會增加感染及其他健康風險。本...

36歲婦女巧克力囊腫破裂引發急性腹膜炎,微創手術後成功懷孕!

36歲的林小姐因長期不孕,經檢查發現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並引發急性腹膜炎。經微創手術摘除病灶並清理沾黏組織後,醫師建議使用停經針調節荷爾蒙,最終成功自然懷孕!

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避孕方式?5種避孕方式成功率比較

避孕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環,選擇適合的方式能有效減少非預期懷孕的風險。自然避孕法雖無副作用,但失敗率較高;保險套可避孕並預防性病,正確使用成功率達 95%;口服避...

2025年起,全面擴大癌症篩檢範圍與補助,助降低癌症死亡率

從2024年起,國民健康署擴大癌症篩檢範圍,放寬年齡並增加多項免費篩檢服務,涵蓋肺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項目,讓更多人能及早發現癌症,爭取治療機會。本文介...

「神波刀」開啟婦科治療新紀元,臺大醫院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治療成果亮眼

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於今年3月8日正式啟用「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神波刀)」治療中心,為婦女提供無創、安全、且高效的治療選擇。迄今,已成功為四名病患進行五次治療,結果...

情緒波動大易誘發子宮肌瘤?醫:學會排除情緒是預防子宮肌瘤第一步

子宮肌瘤的成因不僅與賀爾蒙過多有關,更與賀爾蒙波動過大密切相關。周宗翰醫師指出,情緒壓抑、夫妻生活不和諧等因素會引發內分泌紊亂,進而增加子宮肌瘤的風險。本文分享...

排便卡卡問題可能不在直腸!「子宮頸癌末期」放射線治療成效佳

年紀增長後,疾病風險增加,但不敢就醫的情況依然存在。本文講述一名81歲婦人積極求診,最終成功抗癌的故事。她因排便困難而未能及時發現子宮頸癌,直到病情惡化才確診為...

淺談與女性相關的2項癌症:了解篩檢重要性,提高治療成功率!

在台灣,每年超過10,000人死於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和口腔癌。了解這些癌症的早期篩檢方法對於降低死亡率至關重要。乳房X光攝影、子宮頸抹片、糞便潛血檢查和口腔...

HPV感染比你想的更普遍!這些措施幫你遠離風險

HPV感染危機四伏!HPV(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但也可能因皮膚、黏膜接觸到帶有HPV的物品而感染,潛伏期...

罹患子宮內膜癌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生育希望

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病例顯著增加,成為女性健康的一大隱憂。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康介乙強調,早期檢測與精準治療是關鍵,並分享了成功案例,展現醫院在...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