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您有張撲克臉嗎?小心罹患巴金森氏症

文�門諾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 蕭德武醫師

巴金森氏症的成因,乃是由於大腦黑質的多巴胺神經元大量減損,以致
於多巴胺釋出的量不夠,使得紋狀體無法傳導動作訊號,因而造成運動
功能上的障礙。
患者會出現身體震顫和運動遲緩等現象,嚴重時甚至連
臉部肌肉也無法活動,而出現有如撲克臉一樣的情形。

1817年時,英國醫師James Parkinson首度發表巴金森氏症。
這種病的早期徵候有聲音改變,音量減小,講話韻律消失。睡眠障礙,
經常在夜裡醒覺,可能是因為自動翻身的動作消失。夜眠流涎,以致枕
頭潮濕。當有以上狀況時,或許就需要尋求醫師的協助。

若是輕忽了上述徵候,未能及時就醫,則可能發展出晚期症狀及徵候。
包括有
(一)四肢顫抖:通常在靜止時發生,情緒緊張會更加明顯,手指則會
   產生類似數鈔票的動作。
(二)關節僵硬:肢體活動時,出現「齒輪現象」,開始起步走時,步
   伐小而慢,然後漸行漸快。
(三)姿態改變:雙肩俯彎,背部、髖、膝微屈的佝僂形狀。
(四)行動遲緩:表現出起始動作困難以及思路閉塞。
(五)寫字慢,字形小。
(六)面具臉,缺少表情。
(七)扶正反射消失:病人常在要跌倒時,內心雖清楚要去平衡姿勢,
   但卻做不到,有人因此而畏懼站立及行走,自我限制活動。

通常,巴金森氏症的發病年齡,是在50到60歲之間。但也有在40歲之前
發病的病例。像美國知名影星,主演電影「回到未來」的米高福克斯,
就是這種青年巴金森氏症的患者。他在1998年,38歲時,公開宣佈罹患
該病已達八年之久,並曾接受腦部外科手術。他說過一句話:「如何在
失去頭腦後,不失去你的心!」充分反應出他的堅定毅力,和對抗巴金
森氏症的勇氣。誠然,得病並不可怕,沒有希望和信心去對抗病魔才是
可悲。米高福克斯的精神,值得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病友們效法。

活著,就要運動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現階段已開發出多種有效控制症狀的藥物,雖不能
完全治癒該病,但只要長期服藥,日常生活功能幾可與常人無異;但其
副作用,也常讓人困擾而無法接受。因此,近十年來,外科手術治療也
就成為另一種治療方式,但是至目前為止,僅有神經元燒灼術和深腦刺
激手術通過實驗階段,其中又以深腦刺激手術較受重視,因其不至於破
壞腦神經細胞。現今的研究潮流則是培養根幹細胞,利用分子信號誘導
成為多巴胺神經元,然後植入腦中。這項研究已經在動物身上,得到令
人鼓舞的結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體實驗的結論將會公諸於世。

巴金森氏症是種長期的慢性病,需要堅強的毅力與希望,配合適當的醫
療和持之以恆的運動,方能維持日常生活功能。每天晨起和就寢之前,
各花十五分鐘的時間,俯臥於床上,將有助於肩、背及臀部肌肉舒展。
伸展運動可減輕四肢僵硬,改善佝僂姿態,四肢靈活才有正常的活動,
故一有機會就要伸展四肢。平常可藉由鏡子來觀察顏面,感受喜怒哀樂
各種表情,並練習使之生動;或是於說話時,刻意誇大面部表情,運動
臉部肌肉,以使撲克臉的刻板形象獲得改善。總之,運動可讓巴金森氏
症患者,得到良好的生活功能及品質。所以,只要活著,就要運動。
本文作者:蕭德武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