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面對選舉失落 諮商心理師建議情緒調適方

面對選舉失落 諮商心理師建議情緒調適方_圖1

報導/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諮商心理師 陳劭旻 圖片來源/PhotoAC

大選即將到來,而選前選後往往是情緒波動非常劇烈的時間。諮商心理師陳劭旻表示,許多關心選舉的人會因為選情變動而出現焦躁、易怒、憂鬱或失眠的狀況,除此之外,在與親友討論選情時出現意見不和、衝突,加深負面情緒。

他建議,選前選後不妨遵循以下方式,盡可能的調適情緒,找回自己的能量與可控制感,別讓自己深陷於把選舉當作生活重心,避免當感受到失落時,被無力與脆弱擊倒。

Point 1 減少刺激來源,用取暖恢復能量

從負面情緒中調適,首先需要做的是「減少刺激來源」。因此,關掉電視、出門走走、甚至好好睡一覺都是好方法。陳劭旻說,若是持續的守在電視前面、或不斷滑手機更新訊息,只會讓情緒更加焦慮。

「轉移焦點」雖然是最原始的方式,卻是穩定情緒最佳的方式,可以搭配自己喜愛的休閒娛樂,利用正向能量搞定情緒波動,例如唱歌、運動、登山、聽音樂等;也可以找親朋好友訴說感受、聊天,讓情緒獲得支持,就不感受孤單。

Point 2 釐清期待,勿將理想過於投射選舉結果

陳劭旻指出,選舉結果或許會影響許多事,但如果將過度理想化的期待投入其中,一旦結果不如意,就會感覺個人的理想被徹底否定了,就會有過於強大的失落感出現。

舉例來說,認為自己與某個政治人物的經歷類似,因此他若是當選就代表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樣翻身;或感覺可以因個人當選,自己立刻找到工作。這些期待本就是過度理想,因此,當支持人選落選了,也會給選舉狂熱者帶來毀滅感。

陳劭旻強調,當選舉成為個人的價值與理想表現,自然會在失利後感受到無比失落。因此,當結果不如意時,務必重新思考與反省這份失落感的意義是什麼?是否過度將期待放在選舉上?對於因應失落情緒會有幫助。

Point 3 選舉只是過程,持續努力更重要

陳劭旻提醒,選舉反映的是台灣社會中不同的聲音,因此看到結果不如預期,更積極的情緒處理方式是面對社會的不同,並且決定自己的下一步可以如何行動。是去理解與接受不同的聲音存在,又或者是嘗試溝通與改變他們的想法?

特別是,對一個公民社會而言,選舉只是民主的一環,因此對於政治真正在乎的人,也需要學習如何在民主不同階段持續關心與努力。如果將選舉結果當成民主進展的過程,而不是災難性不可挽回的結果,心情上也會容易調適許多。

雖然選舉情緒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短則幾天,長則一至兩週。陳劭旻仍呼籲,如果情緒狀況遲遲無法改善,仍然建議可尋求專業資源的協助,改善情緒狀況,盡快回歸到正常生活軌道。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