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一流汗就發作!夏天如何對付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覆發性皮膚炎,也是小朋友很常見的「過敏」表現之一,病童常因為皮膚嚴重搔癢,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最重要的過敏原為塵蟎、灰塵、貓毛、狗毛、黴菌、蟑螂等等,在嬰兒時期也應考慮食物的影響。症狀常常在季節交替時惡化,在台灣的研究,春、夏季惡化比例為最高,這可能與台灣潮濕炎熱,易流汗的天氣型態有關。時值盛夏,醫師提醒應加強異位性皮膚炎的夏季皮膚照顧。

圖片來源:by Orrling and Tomer S from Wikipedia Commons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劉怡伶說,異位性皮膚炎的一般皮膚照顧為要按照皮膚及天氣狀況來選擇適當的沐浴方式及清潔用品。一般而言,過度清潔或使用過於刺激的清潔用品會加重皮膚乾燥,但是在炎炎夏日,小朋友可能流了許多汗,由於汗水也會刺激皮膚,因此建議小朋友可以一回家就沖澡,把汗水沖掉,至於是否需要使用清潔劑,還是要看個人情況,通常還是建議可以在重要部位使用。

另外,由於熱的環境會加重癢感,因此建議適度的空調是需要的,同時應注意由於冷氣使用會使室內空氣偏乾,需在房內放置一些水或濕毛巾來調節濕度,乳液用於保持皮膚濕潤度,雖然在異位性皮膚炎的照顧上很重要,但是在夏季潮濕環境下,是否一定需要使用,還是要看個人膚質而定。

劉怡伶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標準治療,不論是國外或國內專家學者的共識仍是局部類固醇,在皮膚有細菌感染時,還要考慮抗生素的使用,另外,口服抗組織胺有很多時候也是需要的,因此,若皮膚狀況有惡化,出水,或膿狀分泌物時,及時就醫請教皮膚科醫師的意見是必要的,局部類固醇的使用可能會使許多人擔心,但在醫師指示及開立下,正確的使用,才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最有效而安全的。

劉怡伶強調,異位性皮膚炎的控制和治療雖然不能使它斷根,但是選擇一位信任的醫師,在皮膚科醫師的相伴之下,應能對皮膚狀況及生活品質改善有很大幫助,也才能爭取更大的痊癒機會。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皮膚科 劉怡伶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