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養好身體才能應戰 ─ 順應味覺,吃得下最重要

每個病人的症狀不同,癌症病人大都經歷過化療的療程,但是每個人對化療的反應也各有差異,食慾降低是普遍都會發生的情況,因此如何讓病人有食慾是首要用心的。無論營養師或照顧病患者都會列出許多可以幫助病人增加營養的菜單,而事實上病人在化療期間對食物的反應是很奇怪的,有時會特別想吃某種食物,有時又會對某些食物特別抗拒,此時照顧者應該體諒病人的需求,先讓病人「想吃」和「吃得下」,其次再慢慢改變營養內容,進而達到補給的目的。

生病的人除了自我憐憫外,周遭的人常會給予更多的讓步與關愛,最直接表達的方式就是讓病人吃好,而且常常認為貴就是好,於是花很多的錢去買昂貴的補品或藥物給病人食用,以為這樣可以表達對病人的關心與愛護,而病人自己也會認為生病了就要吃好東西,形成「貴一點也沒關係」的迷思,其實病人的飲食來源最重要的條件是「新鮮」。

「想吃」是順應病人的味覺需求,無論酸甜苦辣,只要病人想吃就先讓他吃,其實病人此時的味覺,對相同的食物不會需求太多,也不會持續太久,說不定過些時候想吃的又是完全不同的食物了。

其次要讓病人「吃得下」。食物再營養,如果做得不好吃,引不起病人的興趣也是沒用,因此兼顧營養與味覺的烹調方式很重要。

癌症病人或是家屬,或多或少都會收到各方善意提供的各種偏方,其中不乏各種見證式的推薦,但是要知道即使是癌症,每個人的症狀及體質也有差異,呈現出來的反應也不相同。同樣的偏方也許對某人有效,卻不保證對每個人都適合,因此病人應遵守醫院的治療、聽從醫師的建議用藥,才是比較正確的態度。對於沒有醫學根據的偏方,還是不要貿然嘗試的好。

尤其是化療期間,任何非醫師開出的藥物都有可能干擾正常治療的成效,即使言之鑿鑿的補品或是偏方,也最好是在化療結束之後,再決定是否要接受,當然也要病人願意配合,而不是迫於無奈妥協,只好接受其他人的強行推銷,畢竟攸關健康甚至可能危及安全,都是要非常謹慎的。

即使是相同病情的病人,每個人的反應和症狀也不會完全相同,以我自己的乳癌病例來說,我的嘔吐情況非常嚴重,但是有人卻輕微得多,這跟年齡和體質有關,所以味覺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對於因嘔吐而缺乏食慾的病人可以用各種吸引他開胃的食物,但對症狀輕微的人則以一般正常的飲食即可,只要避開生食、煙燻、油炸類的食物及醃漬肉類,病人並不需要特別餐點,照顧起來輕鬆許多,病人也不會產生心理上的隔閡,與正常人一同吃喝,排除自己是病人的心理,對病人的復健是有幫助的。

除了醫師之外,任何非醫護人員最好不要擅自對病人提供建議,或提供任何沒有醫學驗證的營養品,尤其是化療期間,任何額外添加的營養品都可能干擾正當療程的成效,這是病人要謹記,也是照顧者和周遭親友必須配合的,否則好意往往成了反效果,便不理性了。

當我們的身邊出現病人的同時,相對也會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他們也許出自關懷,因此容易提供各種建議,當然也難免聽信一些來自不同對象的所謂經驗之談,此時病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定見,不能來者不拒,成為各種建議的實驗者。我個人的看法是:食物吃吃無妨,那只是好不好吃的問題比較單純,但如果是藥物,最好是請教醫師,尤其一些所謂的抗癌藥物更要小心,無效事小,影響病情就不妙了。

我個人對中醫的調養比西醫的藥物接受度高些,中醫經過把脈可以得知身體的精氣神何者不足,然後針對所需加強補給,只是有些中藥材的氣味不是很好,所以我對食療又比藥療適應,例如將藥材搭配肉類或海鮮燉煮後,如果能達到某種食療功效的話,我是比較樂於接受的,但如果是將藥材單獨熬煮,或是磨成粉末做成藥丸,就比較抗拒,因此我總是尋找些色香味美好吃的藥膳來作為調養的菜單,例如:蔘鬚紅棗燉雞湯、花旗蔘蒸魚湯等等,目的都是滋養身體,因為味道和口感都不覺得是在吃藥,對病人而言是比較愉悅的口福。
本文作者:梁瓊白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