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小心『冠狀動脈疾病』就在你身邊

容 近年來,台灣十大死因中,心臟血管疾病一直高居第二位,其中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高居心血管疾病的第三位,僅次於高血壓及腦中風。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養分,氧氣的血管。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通常由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所引起的,而動脈硬化會造成動脈狹窄,進而減少心臟的血流量及氧氣供應。

在臨床上,當狹窄率大於 70% 時,就會產生症狀。原本由狹窄動脈供氧氣的心臟肌肉,因為血流量的減少,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會導致心絞痛,或胸悶的症狀。如果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就是心肌梗塞,症狀不僅止於胸痛,有時這種感覺會擴展到下巴、手臂或上背部,更會合併冒冷汗,頭暈,全身無力或虛弱感。

哪些人容易得到冠狀動脈疾病呢?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年齡、性別、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針對高危險群,尚要加以治療,並且檢查評估冠狀動脈疾病的可能性。

當自己有上述危險因素且合併有胸痛或胸悶不適感時,則要懷疑是否有冠狀動脈疾病的情形,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目前醫療上已有許多的檢查,例:抽血檢查、各式心電圖檢查、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檢查及心導管檢查…等都可協助診斷冠狀動脈血管疾病,其中心導管檢查更是可以精確的診斷出冠狀動脈疾病,甚至做更進一步的治療。

署立基隆醫院心臟內科羅景齡醫師表示:由於社會的進步發展、科技不斷研發、創新,使得腦力勞動者增多,體力活動量減少;人們為了跟上社會進步的腳步,生活節奏變快,精神愈趨緊張;而也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食中高膽固醇及高脂肪食物的攝取比例增加…等種種因素,都使得冠狀動脈疾病罹患率有上升的趨勢。

根據臨床的研究統計, 10-20歲的人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約3.3%,由此可知,此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化的趨勢更值得我們去重視。因此應該從年少起便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維持適當的運動量、控制適當的體重、嚴格的戒菸及學會調適生活壓力…等綜合養生觀念,以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而目前的檢查也相當發達,心導管技術的進步,手術的死亡率及效果皆讓人滿意。有症狀的民眾應該要多加注意,早期就醫,早期治療,使生活能過的更健康更美好。
本文作者【羅景齡醫師】
本文由【署立基隆醫院 心臟內科】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