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水土不合,健「脾」為先;排毒保健,從「心」開始

「水」與中醫的「腎」相對應,「腎」為先天之本。「土」相當於中醫「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水土相合,身體自然健康。人若臨時轉換生活環境,因壓力緊張、暴食暴飲或飲食不潔,「水土」不合,就容易生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江裕陽說,人體因有自我防衛能力,欲將有害物質排出體外,「拉肚子」是最常見「排毒」表現方式。除了飲食寒涼、溫熱因素之外,藥物亦常是引起腸胃不適,下痢、泄瀉主因。

黃先生55歲,因腰部疼痛、小便顏色加深,經某醫學中心診察結果,為左右兩腎有結石、腎囊腫併發腎臟炎,經服藥後病情改善。但因其腰痛常反覆發作,乃接受體外超音波震石手術治療,術後碎石仍無法完全排出,每次施力搬重物,尿液顏色即加深。

患者發現某藥廠目錄,介紹“二仙湯”對腎臟發炎有療效,乃自行購買“二仙湯”科學中藥,每日三餐後服用2gm。原先大便每日約一日一行,服藥後大便次數逐漸增加至四行,每日解便次數過多,不僅對患者造成困擾,久而久之亦影響腎功能,造成下肢水腫,經尋求中醫治療後,病情終獲改善。

江裕陽表示,「脾胃」相當於現代醫學消化系統。「胃」主收納,「脾」主運化。胃的經絡起始於頭部承泣穴,循經往下走,止於第二腳趾厲兌穴。脾經則起於腳大趾隠白穴,循經向上走至腋下大包穴,再向上通於舌本。這種陰經朝上走,陽經朝下走,陰陽交泰格局,是人體正常生理現象。若胃氣不降,即會引起噁心、嘔吐等氣逆現象;若脾氣不升,則會引起腹脹、瀉泄等症狀。

他指出,脾胃屬土,土能長養萬物。脾胃位於中焦,故能交通上下,使上焦的氣下降,下焦的氣上升,就像雲雨產生,地氣上而為雲,天氣下而為雨,天地氣交而萬物亨通,故從體內生息狀況,如口水多寡,即可反映出脾胃功能及身體健康狀況。

若口中常有津液存在,表示身體係處於「天地交而萬物通」狀態。反之,若口中不清爽,常有口乾、口苦、口臭現象,則表示脾胃出問題,需注意保健。

江裕陽說,「拉肚子」亦有寒熱、虛實之分,通常泄瀉如水樣清稀,腹痛、腸鳴、喜按者,屬虛、屬寒;而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而黃者,屬實、屬熱。慢性腹瀉患者,因泄瀉日久,則大都屬脾胃虛寒症,且日久會損傷陽氣,進而影響腎功能,造成倦怠、乏力、水腫等症。故養生保健,須從顧護脾胃開始。茲有健脾益氣藥膳兩種,提供參考。

現代人由於飲食習慣改變,食品過度精緻化,雖美味卻少營養,加上現代化帶來空氣污染、水質污染、化學污染等問題,罹患慢性病患者愈來愈多。許多人常會問,是否可以吃一些東西來「排毒」?坊間流傳蔬菜水果「活力湯」或清熱解毒藥物,是否真有「排毒」功效?

江裕陽說,中醫對於食物或藥物功效,較重視其性味,較少強調其所含化學成份。故從食物或藥物四氣(寒、熱、温、涼)、五味(辛、甘、酸、苦、鹹),及其升、降、浮、沉的性質,即可針對個人體質作適當調整,而非單純將某些食物或藥物當作「排毒」專方。

他說,坊間有些人長期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或蒲公英熬湯喝,有些則以生鮮蔬菓汁當早餐「排毒淨身」,但這些東西各有偏性,未必適合每個人長期服食。曾有人因臉上長痘子,長期吃黃連清熱解毒,結果不僅未達到漂亮期望,反而臉色黯淡無光,甚至「月經」都受到影響,此皆因苦寒傷及脾胃功能所致。

江裕陽強調,平時我們不僅要注意飲食調養,也不可忽略情緒或偏見所可能帶給我們的毒害。負面情緒及壓力均是健康大敵,臨床上我們發現,疾病與患者情緒及生活習性有密切關係,心情開朗、樂觀患者,其病情改善通常較明顯。人體五臟功能,以「心」為主宰,「心」類似腦功能,掌管人的意識和思維活動,故中醫稱「心為君主之官」。「心」放鬆了,身體細胞才能真正放鬆。故紓解壓力、預防保健,須從開「心」做起。

「惡念」亦是身體毒素,一般人大多想藉由有形食物或藥物解決自己健康問題,吃了許多藥物及健康食品,卻未必健康。事實上開朗心情、規律運動及公益團體積極推動三好運動-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均是很好養生之道,有助於排除妨害健康不利因子,「排毒」保健,亦應從「心」做起,非僅限於蔬果飲食或藥物而已。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江裕陽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