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疥蟲?
感染人體造成疥瘡的疥蟲學名為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人疥癬蟲﹞,屬於蛛形綱﹝class Arachnida﹞、蜱蹣亞綱﹝subclass Acari﹞、恙蟲目﹝order Astigmata﹞、疥蹣科﹝family Sarcoptidae﹞、疥蟲屬﹝Sarcoptes﹞的一種節肢動物;蛛形綱動物與昆蟲有所不同,成蟲有四對足和附肢,身體分顎體和軀體,沒有翅膀或觸角。
蟲體很小,近似圓形或橢圓形,背面隆起呈乳白色,雌蟲長0.3~0.5mm,雄蟲長0.2~0.35mm。它的顎體螯肢似鉗狀,具小齒,有穿鑿組織的功能;它為絕對寄生,在適當的宿主身上,分泌蛋白脢﹝protease﹞分解並嚙食表皮組織,做為食物的來源,而不吸食血液,並利用螯肢和足爪在表皮開鑿一條隧道。在溫暖皮膚的爬行速度為2.5cm/min,疥蟲活動時的機械刺激及其排洩物會引起皮膚劇癢,夜間癢感通常更為強烈。
疥蟲如何傳播?
疥蟲的傳播和感染,與衛生狀況有關,經由與患者親密接觸或性行為而感染疥蟲,受感染的衣服和被褥﹝fomites﹞,也可能傳播疥蟲,但此途徑並不常見。在室溫下,疥蟲離開人體皮膚尚可存活2-4天,在礦物油﹝mineral oil﹞中可存活7天之久,在50℃的環境中10分鐘即死亡,卵在室溫下約可存活10天。濕度高及低溫之環境,有助於疥蟲之存活。
疥蟲的生活史﹝圖一﹞
疥瘡的臨床症狀與病灶表現,與疥蟲的生活史有關。疥蟲從卵到成蟲需10-14 天,成蟲約可生存4-6週。雌雄成蟲在皮膚表面交合後,雄蟲死亡,而剛授精的雌蟲會選擇人體適當部位的皮膚鑽入,挖掘一條曲折隧道﹝burrow﹞,在數小時後開始產卵﹝ova﹞,雌蟲每天可產2-3顆卵,總共可產40-90顆卵;3-4天後,幼蟲﹝larva﹞成熟,會從卵內將卵殼剪破後孵出,在隧道內生活1天左右,即離開隧道於皮膚表面自由爬行,再進入毛囊或皮膚皺摺內,自掘出短小隧道;幼蟲在此短小隧道中經2-3天後形成稚蟲﹝nymph﹞,數日後稚蟲蛻變成成蟲﹝adult mite﹞,再爬行至皮膚表面為另一個世代之開始。約10%的卵可以成熟為成蟲。
如何診斷疥瘡?
1. 病史與臨床病灶
﹝1﹞ 疥瘡潛伏期的長短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初次感染的潛伏期約為2-6個星期;劇癢,是疥瘡臨床上最重要的特徵,在視覺性類比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0-10﹞通常高達8-10分,在夜深人靜時會更形顯著。
在臨床病灶方面,受孕的雌蟲鑽入人體表皮待產,形成數釐米長、匍匐狀或波浪狀的線形突起病灶,即為典型的隧道﹝burrow﹞病灶﹝圖二﹞,此原發性﹝primary﹞病灶是疥蟲感染時特有的﹝pathognomonic﹞徵候,常在手指指蹼、手腕屈側、腋下、手肘、腰際、陰莖、陰囊或女性的乳暈可以看到。
皮疹的面積與位置與疥蟲的分布沒有關聯,而與被感染者的免疫狀態有關。疥蟲感染後,人體的免疫系統對疥蟲的蟲體或排泄物產生致敏化﹝sensitization﹞,呈現與其他過敏性疾病類似的Th2﹝T helper 2﹞的體液型﹝humoral﹞免疫反應,經由間白素﹝interleukin, IL﹞-4, 5, 10& 13等作用,患者被感染的皮膚產生過敏性的發炎反應,而出現紅色丘疹、膿疱、結節﹝圖三﹞、斑塊、水疱或表皮剝傷﹝excoriation﹞等,都屬於次發性﹝secondary﹞病灶;在某些曾受過疥蟲感染的患者身上,再次感染疥蟲時,臨床症狀出現的時間會大幅縮短,甚至在數小時到一天內就出現。因此若沒有經由致敏化即主訴的癢感,通常以心理性因素居多。
﹝2﹞ 嬰兒與幼童的疥瘡
常見在軀幹有廣泛性濕疹病灶,手掌和腳掌有隧道病灶,與成人的疥瘡有所不同,也會侵犯臉部與頭皮﹝圖四﹞。
﹝3﹞ 結痂型﹝或挪威型﹞﹝crusted or Norwegian﹞疥瘡
1847年,挪威的Boeck報告了兩位痲瘋患者身上不尋常的一種疥瘡型態,四年後Hebra參訪挪威,也發現類似的案例,因此將這種型態的疥瘡命名為scabies norvegica Boeckii。挪威型疥瘡在挪威以外的國家,也可看到,以歐洲最多,美國和英國的報告較少,因此『挪威型』這個名稱較不恰當,應改稱『結痂型』疥瘡較為適當。
此類患者身上病灶眾多、分布廣泛,主要感染手和腳,也經常出現在頭皮、臉部、膝蓋或指甲下側,因滲出液多、角化過度﹝hyperkeratosis﹞,呈現出結痂厚皮的外貌﹝圖五,圖六﹞,而非傳統典型的隧道樣病灶,這些痂皮中都佈滿了蟲體。
結痂型疥瘡經常出現在免疫機能不全﹝如:AIDS,痲瘋病﹞、遊民、營養缺乏、中風、感覺性神經疾病、惡性腫瘤、失智症、精神病患、接受強效外用皮質類固醇或口服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身上,免疫系統的異常和對癢的感受出現問題,會導致患者身上的疥蟲大量繁殖,結痂型疥瘡患者身上的疥蟲數量常常成千上百,甚至多達百萬;這種疥蟲與傳統型疥瘡中的疥蟲不同,對環境的忍受度較好,以脫落在寢具和衣物上的皮屑維生,離開宿主可以存活長達1個星期。另外也有健康的孕婦感染結痂型疥瘡的案例報告,可能與懷孕時期細胞免疫與免疫耐受的改變有關。
﹝4﹞ 以人以外的哺乳動物為宿主的疥蟲感染
疥蟲﹝S scabiei﹞感染動物的案例曾在豬﹝pig scabies﹞、馬﹝equine scabies﹞、狗﹝canine scabies﹞、貓﹝feline scabies﹞和狐狸報告過,統稱為獸疥癬﹝mange﹞。疥蟲對哺乳類動物的感染具物種特異性﹝species-specific﹞,偶而會有誤入他種哺乳類動物的情形,人類從馴養的動物身上得到疥瘡,並非不常見,但這些病灶與傳統人疥癬﹝疥瘡﹞的分布不同,沒有典型的隧道病灶,潛伏期與症狀持續時間較短,通常在數天內會自行緩解,很少有持續性的症狀或癥候。
2. 皮膚刮屑氫氧化鉀﹝skin scraping KOH﹞顯微鏡檢查
皮膚刮屑氫氧化鉀顯微鏡檢查,是診斷疥瘡的重要方法。以裸眼或放大鏡檢視,選取臨床上可疑的疥瘡病灶,以指縫、手腕或腋下之原發性隧道病灶或沒抓破的丘疹病灶為佳﹝老人可以選擇肩膀、背部或腹部病灶﹞,若病灶某一端有黑點,可能代表有疥蟲存在。以塗有薄層礦物油的解剖刀片,刮取病灶與周圍皮膚,刮取時最好刮到上部真皮,出現輕微點狀出血為佳,代表整層表皮已被完全刮下,吸附於刀片上。將刮下來的組織置於載玻片上,不加10% KOH﹝potassium hydroxide﹞,先在顯微鏡下尋找疥蟲的排泄物﹝scybala﹞;之後加入10% KOH,稍微隔火加熱促進反應後﹝可溶解皮膚角質與其他雜質﹞,在顯微鏡下尋找蟲體﹝圖七﹞、蟲卵﹝圖八﹞或蟲體斷肢。但在實際經驗中,皮膚刮屑氫氧化鉀顯微鏡檢查的敏感度﹝sensitivity﹞較低,因此即使沒有找到疥蟲相關證據,並無法排除疥瘡診斷的可能。
3. 墨水染色檢查
以墨水塗抹可疑的隧道病灶,墨水會滲透進入隧道,以酒精擦去多餘墨水,可以明顯地分別出隧道與周圍的組織。
4. 四環黴素﹝tetracycline﹞染色檢查
以四環黴素水溶液塗抹可疑的隧道病灶後,用酒精擦去多餘的藥水,以伍式燈﹝Wood’s light,波長360nm﹞照射,可見隧道中有綠色螢光。
5. 皮膚切片檢查
皮膚切片檢查並不是常規地使用於疥瘡的診斷,當臨床上遇到不典型的病灶表現時,會輔以皮膚切片檢查來做鑑別診斷,有時候可以看到疥蟲蟲體與發炎細胞的浸潤﹝圖九﹞。
6. 多重脢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某些病灶分布與表現為不典型濕疹,但臨床上懷疑為疥瘡的患者,可以取其皮膚的脫屑或組織,經由PCR放大疥蟲的DNA後,利用ELISA偵測以輔助診斷。
疥瘡須與哪些疾病做鑑別診斷?
異位性皮膚炎
藥物疹
蕁麻疹
與全身性疾病有關的癢
皮膚淋巴瘤
皮膚肥大細胞症
寄生蟲妄想症
乾癬
疥瘡該如何治療?
1.殺疥劑﹝scabicide﹞
﹝1﹞ 苯甲酸苄酯﹝Benzyl benzoate﹞
Benzyl benzoate,為一般醫療人員所俗稱的BB solution﹝10% or 25%﹞,其成分為祕魯香膏﹝balsam of Peru﹞,能夠殺死寄生性節肢動物,在開發中國家普遍用來治療疥瘡,對頭蝨與陰蝨等感染亦具療效,但先進國家,如:美國,較少使用此藥物。Benzyl benzoate具刺激性,應避免接觸臉部、眼睛、黏膜、尿道口或開放性傷口,以免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國外文獻顯示祕魯香膏為接觸性皮膚炎好發原因的前三名﹞。盡量不要使用於兒童或嬰兒,若不得已必須使用時,應將藥品稀釋﹝1:1或1:2﹞,以減少藥劑的刺激性。若不慎誤服大量藥品,可能會產生中樞神經刺激及痙攣的副作用,甚至死亡。
使用此種藥物有多種方法,最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全身沐浴乾淨後,頸部以下全身塗抹薄層藥水,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塗抹2-3天,必要時 7-10天後可重複治療。
﹝2﹞ Permethrin﹝百滅寧﹞
Permethrin是一種合成的除蟲菊殺蟲劑﹝synthetic pyrethroid﹞﹝pyrethrin的衍生物﹞﹝圖十﹞,1985年上市﹝在美國為ElimiteTM,在英國為LyclearTM﹞,在先進國家為治療疥瘡的第一線用藥,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建議5%的permethrin為治療疥蟲感染的首選藥物。此藥劑無臭味,不會沾染衣物,對光和熱都很穩定,單次治療即非常有效,可以殺死疥蟲成蟲和蟲卵。Permethrin不會經皮吸收,在人體的代謝與排泄也很快,對哺乳類動物的毒性很低,對眼睛、皮膚或黏膜的刺激性較輕微,但有時會引起咳嗽的副作用。
Taplin等人研究發現,單次8小時塗抹permethrin治療典型疥瘡,有90%的治癒率,相較於lindane的60%為佳。另外有報告顯示單次的外用permethrin治療,高達97.8%的患者有效。
﹝3﹞ Sulfur ointment﹝硫磺油膏﹞
2-10%的沉澱硫加在凡士林﹝petrolatum﹞中,以6%的濃度為最佳,毒性低、安全性很好,可用於幼童與孕婦。但需多次治療,且有異味與沾染衣物的副作用。
﹝4﹞ Lindane﹝六氯苯﹞
Lindane的成分是Gamma-benzene hexachloride ﹝γ-BHC﹞,藥劑費用不貴,比benzyl benzoate 容易使用,但比permethrin的毒性大,主要為神經毒性﹝neurotoxicity﹞,會造成皮膚麻木、焦慮、躁動不安、顫抖或癲癇等副作用,意外食入時會造成神經系統受損、甚至死亡。Lindane因有致癌物的疑慮,此藥目前在美國和52個國家是禁用的。
﹝5﹞ Crotamiton
Crotamiton是一種殺蟲劑,具有殺菌與止癢的作用,可用來治療疥瘡,並防止二次感染的發生,但藥效較差,可以用作治療孩童時的輔助藥劑。
﹝6﹞ Mesulphen
Mesulphen﹝2-7-Dimethylthianthrene﹞,為純有機體的硫磺化合物,對於皮膚較不刺激,對於內臟亦無副作用,殺菌力猛烈且易滲透到皮膚。除了殺疥蟲的療效外,還有顯著的止癢與消炎的效果。
﹝7﹞ Malathion﹝馬拉松﹞
0.5% malathion水溶液在文獻顯示可以達到80%的治癒率。
﹝8﹞ Ivermectin﹝艾弗麥克素﹞
口服的ivermectin﹝在美國為StromectolTM,在加拿大為Mectizan TM﹞,對大部分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絛蟲除外﹞、蹣蟲和部分蝨子的感染是有療效的。Ivermectin選擇性地與蟲體神經元突觸間的GABA-gated氯離子通道結合,使細胞中的氯離子濃度上升,神經衝動停止,造成蟲體麻痺後死亡。Ivermectin經由肝臟代謝,生物可利用率高,治療劑量為150-200μg/kg﹝60kg需9-12mg﹞,空腹使用,在4小時後藥物的血清濃度可達尖峰值;因人體的GABA-gated氯離子通道只存在於中樞神經中,但ivermectin無法通過血腦障壁,因此不會影響到人類等哺乳類動物,而只會選擇性地癱瘓無脊椎動物。
單一劑量的ivermectin治癒率可達70%,如果兩週後再接受另一劑量的ivermectin治療,則可達到95%的治癒率。
Ivermectin每年大量使用於非洲和拉丁美洲1600萬感染蟠尾線蟲病﹝onchocerciasis﹞的患者,臨床經驗已證實在人體的安全性佳。其副作用有頭痛、癢感、關節與肌肉疼痛、發燒、皮疹、淋巴腫大、嗜伊紅球增高等。
殺疥藥物之抗藥性
Lindane, crotamiton, benzyl benzoate都有抗藥性案例的報告,permethrin的抗藥性也有日益增多的情形;ivermectin在人類的抗藥性,只有過兩個案例的報告。
2. 其他藥物
﹝1﹞ 抗組織胺
口服抗組織胺,特別是有鎮靜嗜睡效果的,如: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diphenhydramine, cyproheptadine, hydroxyzine等,可減輕患者癢感,減少過度搔抓,以避免『癢-抓-癢』﹝Itch-scratch-itch﹞的惡性循環進一步惡化,避免皮膚障壁﹝skin barrier﹞破壞而加重發炎或引起感染。
﹝2﹞ 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三環抗憂鬱劑,如doxepin hydrochloride,頻繁使用於皮膚科中有搔癢主訴的患者,它可以同時拮抗H1和H2接受器,與H1的親和力是diphenhydramine的775倍,而其嗜睡的副作用,對於劇癢的患者也極有助益。
﹝3﹞ 鎮定安眠藥物
如: benzodiazepine,可以減少患者因癢造成的焦慮感,減少搔抓。
﹝4﹞ 角質溶解劑
角質溶解劑﹝keratolytic﹞,如:水楊酸﹝salicylic acid﹞,可去除老舊角質,讓殺疥藥劑更容易滲透,達到殺死病灶中的蟲體或蟲卵,特別在結痂型的疥瘡患者身上,更應加強角質溶解劑的使用。
﹝5﹞ 外用皮質類固醇
當疥蟲或蟲卵被藥物殺死後,人體先前因免疫反應所形成的皮膚次發性病灶仍然存在,因此癢感可能還會持續,有時候需要在醫師的指示下適度地使用較弱效的外用皮質類固醇藥膏,如:hydrocortisone, betamethasone valerate。
﹝6﹞ 外用calcineurin inhibitor
疥瘡結節﹝scabietic nodule﹞,是以T細胞為主的假淋巴瘤樣病變﹝pseudolymphoma﹞,某些結節對於殺疥劑與外用皮質類固醇的治療反應不佳,患者有持續性的劇癢,有文獻顯示外用calcineurin inhibitor﹝如: pimecrolimus﹞可治療此種結節。
﹝7﹞ 抗生素
疥瘡患者的皮膚因反覆的搔抓,會破壞皮膚障壁,引發次發性細菌感染,嚴重者會造成敗血病。適當使用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可控制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減少細菌感染可能的後遺症,如:腎炎與風濕熱。
3. 不同患者族群的治療考量
﹝1﹞ 懷孕與嬰兒的治療
5% permethrin不會經皮吸收,不殘留體內,毒性低與低刺激性的特性,成為治療孕婦與嬰兒疥瘡的首選藥物。在開發中國家,較常使用的是硫磺油膏,質感雖油膩,但刺激性與毒性皆較小。Crotamiton在幼兒與嬰兒的使用也是安全的,但是療效較差。Benzyl benzoate在開發中國家的使用普遍,但對皮膚的高刺激性常造成患者皮膚發紅灼熱,因此當使用於皮膚較敏感或皮膚障壁缺損的患者時,應將藥劑稀釋至約10%的濃度﹝25%的benzyl benzoate與水1:1稀釋﹞,以減少其副作用。
﹝2﹞ 結痂型疥瘡的治療
以單一劑量ivermectin治療結痂型疥瘡的效果有限,需合併外用殺疥劑使用。
﹝3﹞ 封閉性社群的疥瘡爆發
單一劑量的ivermectin用於流行性疥瘡爆發的治療是方便而有效的,30%的患者在1週後治癒,88%的患者在4週後、95.5%的患者在8週後可治癒。
4. 治療須知
﹝1﹞ 治療前應給予患者與其家屬詳細的口頭和書面衛教,以增加治療的完成度。
﹝2﹞ 患者的家人與親密接觸者即使沒有症狀也要接受治療,以減少潛伏期疥蟲的進一步傳播。
﹝3﹞ 患者在治療後,搔癢症狀會持續數週,可能為皮膚的免疫反應所造成,不一定為治療失敗。
﹝4﹞ 對於結痂型疥瘡患者,務必加強物理性的去除角質,如:沐浴時以毛巾或海棉搓洗患部。
環境應如何消毒與控制?
﹝1﹞ 患者的衣物與被褥,需以50-60℃熱水煮5-10分鐘後再清洗
時機與頻率目前尚無充分資料可供參考,但建議在治療第一天的隔天,即可進行清洗。清洗後可用熨斗或烘衣機增強效果;也可以加強日曬,雖然不易達到殺死蟲體有效的50℃溫度,但是如果時間拉長,仍有部分效果。無法水洗的衣物,可以乾洗處理;部份較大物品,可以密封包裹在不透氣的塑膠袋中兩星期,也可殺死疥蟲。
﹝2﹞ 床板或床邊細縫宜用稀釋的漂白水擦拭或殺蟲劑噴灑
i. 氯系漂白水
弱鹼性的次氯酸鈉 ﹝NaOCl, sodium hypochlorite﹞,經過稀釋之後就是漂白水。它可產生含氯自由基﹝chlorine radical﹞,經由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細胞壁,進而殺死細菌,使用後的漂白水會還原成對人體無害的食鹽水。
市售含氯漂白水的有效氯濃度在5%-15%左右,貯藏越久,有效氯濃度會降低;漂白水還含有不純物,如肝毒性較強的四氯化碳和三鹵甲烷,此為致癌物,在使用時需小心。
ii. 氧系漂白水
過氧化氫﹝雙氧水﹞﹝H2O2, hydrogen peroxide﹞,分解後產生含氧自由基﹝oxygen radical﹞,可以保護衣物色彩、同時增豔。
氯系漂白水與氧系漂白水的漂白力相當,但氧系漂白水價錢較貴,殺菌濃度無法稀釋太低﹝需1:20﹞;另外,就環境保護立場而言,氧系漂白水的最終產物為水,不會產生毒性有機氯物質,非常合乎環保需求。
漂白水是一種強氧化劑,在稀釋或使用漂白水時,需配戴橡皮手套。原則上要單獨使用,除加水稀釋外,絕對不可以滲雜肥皂、藥劑、香料等東西,否則可能會產生強烈氧化作用,散發出毒性物質。稀釋後的漂白水,需用布完全浸濕,如果沒有完全浸濕即擦拭,無法達到消毒效果。在疥蟲感染時的環境清潔,建議用氯系漂白水,以自來水稀釋成1:49–1:100左右﹝約10cc的漂白水加入1000cc的自來水中﹞,擦拭家具、地面及廁所,待30分鐘後,用水沖洗並抹乾;染有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或血液的表面,以用後即棄的毛巾或紙巾浸泡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抹拭﹝此稀釋濃度需較高,應達5%﹞,待30分鐘後再用水清洗乾淨。
漂白水對黏膜、皮膚及呼吸道具刺激性,遇熱和光會分解,亦容易與其它物質產生化學反應﹝與酸類會產生氯氣,與阿摩尼亞反應會產生氯氨﹞,不小心濺及眼睛時,應立刻用大量清水沖洗15到20分鐘。
未稀釋的漂白水不要倒入馬桶,以免影響化糞池中細菌的功能。應收存妥當下次再用,如須倒入水溝,應至少稀釋100倍。長期盛裝未稀釋的漂白水,應使用塑膠瓶盛裝,勿使用不透氣之玻璃瓶,以避免累積氣壓而爆炸。
iii 合成除蟲菊精
如1% decamethrin、0.125% cypermethrin﹝商品名如:百滅寧,賽滅寧,第滅寧等﹞,都可殺死疥蟲。除蟲菊精遇陽光及空氣極易分解,毒性低,副作用主要是刺激與過敏反應,反而是製劑中所含的石油、丙酮、或煤油等有機溶劑,會對人體產生較高的毒性。一般與皮膚接觸用品,儘可能不使用此藥劑,以免藥劑殘留對人體造成傷害。在公共場所的地毯、沙發與椅墊等處,可使用環保署合法登記的環衛用藥,依照指示噴灑。
疥瘡的診斷並不容易,臨床上對於有夜間會加重、難以緩解的劇癢患者,且患者來自擁擠不夠衛生的環境、或有免疫不全的問題等,皆應提高警覺,高度懷疑疥瘡的可能性。目前國內殺疥劑的選擇有限,先進國家較常使用的permethrin和ivermectin在國內都不易取得,大部分醫療院所都只有benzyl benzoate和lindane可使用,因此在治療上需謹慎且小心其可能的副作用,並加強對患者與其家屬或照顧者的衛教,以強化醫囑的遵循性。環境控制需特別強調與說明,運用正確適當的消毒方法,確實消弭疥蟲,杜絕疥蟲的傳播。
圖一 疥蟲的生活史
圖二 手指指蹼上的線形隧道(burrow)病灶。
圖三 八個月大女嬰,臉上有散在性丘疹樣病灶,皮屑經顯微鏡檢查後證實為疥瘡。
圖四 七十五歲男性疥瘡患者,全身劇癢併廣泛性紅色丘疹與結節。
圖五&六 結痂型疥瘡。35歲遊民,全身劇癢數個星期,身上有眾多分布廣泛的丘疹與結痂,特別在手背、指側、手腕和腳趾,有角化過度的結痂病灶,痂皮中有大量的卵、卵殼、疥蟲幼蟲與成蟲。
圖七 顯微鏡下的成年疥蟲(400X)。
圖八 顯微鏡下破掉的卵殼與卵中的幼蟲(400X)(劉勇佺醫師提供)。
圖九 隧道病灶的組織切片(H&E染色),顯示在角質層內有疥蟲蟲體,表皮和上真皮層有大量嗜伊紅球的浸潤(200X)(劉勇佺醫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