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你想知道?關於「免疫風濕」的二、三事!

「過敏免疫風濕科」在台灣出現也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這些專科醫師大多是有內科,或是小兒科的專科醫師資格後,再取得「免疫學」和「風濕病」的兩個專科醫師資格,才能成為「過敏免疫風濕科」的專科醫師。

台灣目前只有二百多位專科醫師,分散各處。長久以來,即使各大醫學中心的「過敏免疫風濕科」也不一定有三位以上的專科醫師,一般而言「過敏免疫風濕科」的醫師都是「內科」的專科醫師,也都在醫學中心接受完整的「免疫學」和「風濕病」的專科醫師訓練,並取得專科醫師的資格。所以我們除了「一般內科」的基礎很紮實外,我們的專長還包括「過敏」、「自體免疫」、以及「風濕」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有什麼症狀,可以至過敏免疫風濕科求診?

 ■不明原因的發燒。
 ■不明原因的全身痠痛或是手、腳、身體部份有腫痛,不舒服。
 ■不明原因的瘀青,或是不易止血。
 ■不明原因的掉頭髮。
 ■手指遇冷容易發紫、或是變白。
 ■長時間反覆發作的口腔發炎,或是破皮有傷口。
 ■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不適,有異物感。
 ■反覆性的眼睛發紅發炎,視力模糊,甚至疼痛。
 ■臉上,或是身體的皮膚有不明原因的紅斑疹子,或是搔癢不止。
 ■看了許多醫師還是無法找出病源的疾病。


什麼是「過敏性疾病」?「過敏」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之一,當人體對原本無害的物質,產生過度的反應時,就會發生過敏反應。可以從輕微的眼睛癢、皮膚癢有紅疹、流鼻水、打噴嚏、到嚴重的氣喘發作,甚至因過敏性休克而致命都有可能。「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結膜炎、藥物過敏、皮膚過敏、異位性皮膚炎、職業性呼吸道疾病、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支氣管性氣喘等等。近幾年研究報告顯示:「結腸激躁症」的病人,也可能是因為對某些食物過敏,所以常常會拉肚子。

各種過敏疾病的診治,最重要的是要「避免過敏原」,所以「過敏原的鑑定」很重要。有過敏體質的患者需配合「過敏免疫風濕科」專科醫師的診治,找出過敏原,避免過敏原,並施以減敏或避敏治療,才能真正改善病情。

而「自體免疫性疾病」,簡單的說,就是「自己打自己」的疾病。自己身體的保衛系統發生錯亂,進而攻擊自己身上正常的組織,因而產生的疾病。

依據攻擊的程度與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疾病表現。如果是發生在皮膚,可能會產生「硬皮症」;發生在紅血球,可能會產生「貧血」,發生在血管,可能會產生「血管炎」;發生在甲狀腺,可能會產生「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是不足」;發生在腎臟,可能會產生「腎臟炎」;發生在皮膚,關節,腦神經,腎臟,血液等多個部位,則可能是「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疾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千變萬化,厲害時會有生命危險,因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大多數的醫師都不敢掉以輕心,一旦懷疑是這類疾病,都會轉診至「過敏免疫風濕科」。

什麼是「風濕病」?「風濕病」是一種通俗性疾病的總稱,凡是關節,或是關節周圍的不舒服,都可以稱為「風濕病」。風濕病又可分為「關節炎」和「非關節性風濕症」兩大部分,這些也往往是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初期表徵,不可不慎!

非關節性風濕症,包括:五十肩、網球肘、扳機指、肌腱炎等,經常被誤診為關節炎。關節炎目前可區分的約有200多種,常見的有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關節炎和僵直性關節炎等。

關節炎的診斷並不能單靠抽血檢驗,而是要做許多綜合性評估、檢查與檢驗,才能有正確的診斷與治療。例如:「有」類風濕因子,並不一定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沒有」類風濕因子,也可能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相同的,關節炎加上尿酸高不一定是痛風,痛風發作時也有20%的病人尿酸並不高。


參考資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