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白扁豆
    別名

    白扁豆別名

    扁豆、藊豆、南扁豆、蛾眉豆、眉豆
    主治

    白扁豆主治

    中宮之病,白帶過多,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
    功效與作用

    白扁豆功效與作用

    調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濁升清,消暑除濕,止渴止瀉,解酒毒,河豚毒,抗菌,抗病毒,增強免疫。
    用途分類

    白扁豆用途分類

    補益藥(補氣藥)
    用法與用量

    白扁豆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或新鮮藥材搗研水絞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本草備要:子粗圓色白者入藥。連皮炒研用,亦有浸去皮生用者。
    禁忌

    白扁豆使用禁忌

    多食壅氣。生用研末服宜慎。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可使用,對孕婦有益處,不可過量。
    方劑

    處方內有白扁豆的中藥方劑

    參苓白朮散六和湯胃關煎清涼滌暑法安奠二天湯資生丸香薷飲清絡飲沙參麥冬湯

    白扁豆的基原

    豆科(Leguminosae)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之乾燥成熟種子。

    白扁豆的拉丁生藥名

    Lablab Album Semen

    白扁豆的英文名

    White Hyacinth Bean

    白扁豆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微溫,歸脾經,歸胃經

    白扁豆的化學成分

    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反油酸(Elaidic acid)、油酸(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

    白扁豆的性狀

    黃白色或淡黃色扁橢圓形、扁卵圓形或腎形,長8~13毫米,寬6~9毫米,厚4~6毫米。一側具白色隆起的新月形種阜,習稱「白眉」。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粉末黃白色。

    白扁豆的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種子。

    白扁豆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立冬前後採摘成熟莢果,晒乾後取出種子再晒乾。
    2. 儲藏:冷藏或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蟲蛀。

    白扁豆的產地

    主產於江蘇、河南、安徽、浙江。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