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每日醫學指南》談可以預防的脊椎側彎!

文�台大公館院區骨科主治醫師 王廷明
  台大醫院骨科教授 黃世傑

正常的脊椎從正後面看,呈現一直線。當脊椎因某種原因失去平衡,致
發生向側面彎曲,造成「S」型曲線,即所謂的「脊椎側彎」,它是一
種三度空間的變化,故還常合併脊柱旋轉的情形。

引發脊椎側彎的原因很多,例如脊椎發育異常(先天性脊椎側彎)、長
短腳、腫瘤、感染、或神經肌肉病變等,但六十%以上的病例原因至今
不明,即原因不明性或特發性脊椎側彎,它好發於十到十三歲的兒童,
也就是身體快速發育成長的時期,很多人將之歸咎於升學壓力太大,書
包太重所致,但在歐美升學壓力不大的國家,其盛行率不亞於我國。

脊椎側彎依其原因、發生部位及嚴重度而有不同的表現。外觀上,由背
後觀之,可見有兩側肩胛骨高低或隆起程度不等、脊椎彎曲、腰部曲線
不對稱等。當病患身體向前彎曲時,其兩側背部並不在同一平面上,呈
現高低不等現象。一般進行大規模學童脊椎側彎篩檢時,就是利用這個
方法,不僅簡單、經濟,而且可有效的早期發現輕度脊椎側彎的病人。


至於脊椎側彎造成的影響,對絕大部分彎曲度不大的病人而言,其外觀
並無明顯變形,也未構成任何不便。但身體平衡須要脊椎、韌帶、肌肉
、椎間關節及椎間盤等的相互協調,脊椎側彎會造成相關組織受力失衡
,容易引發肌肉疲勞酸痛、頸背肌肉慢性筋炎,不能久站久坐,進而影
響工作、上課、睡眠等生活品質。年紀大了以後更有可能造成脊椎退化
性關節炎或骨刺增生,產生腰腿痛症狀,導致活動不便或無法行走。

若側彎嚴重到某種程度,外觀上的變形就會變得明顯,病人在心理上也
會失去平衡,因而自卑、自暴自棄、離群,許多人因此而未婚,影響終
身幸福。另外,若側彎發生於胸椎而彎曲度甚大時,則可能會使胸廓容
量減少,心肺功能受到影響。

治療上,必須考慮發生的原因、年齡、部位及嚴重程度。因為脊椎側彎
有繼續惡化的可能性,故定期而長期的追蹤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彎曲角度在二十五度以下時,僅需觀察及定期追蹤,若已發
育完成,則側彎角度惡化機會很低;成長中的小孩側彎在二十五度到四
十度之間,則需考慮使用特殊背架來治療,防止其惡化,背架穿著時間
與治療效果有密切相關,但很多小朋友因背架不舒服或影響其運動功能
而排斥穿著,而長期穿著背架也可能造成肌肉萎縮,妨礙正常發育。目
前有些特殊背架宣稱只要夜晚穿著即可達到治療效果,如此則真是病患
一大福音。

四十度以上時,因為支架的治療效果不彰,而且不論骨骼成熟與否,側
彎可能會繼續惡化下去,所以需以手術來作矯正及固定,至於採行的手
術方式應根據病患脊椎側彎型式與嚴重程度而定。

過去醫學較不發達時代,脊椎側彎手術不僅危險性高,而且住院時間很
長,術後尚須包石膏維持矯正效果,病人接受手術的意願不高。目前由
於脊椎側彎手術固定方法及器械的進步,手術的效果及穩定度大為增加
,手術的危險性降低不少,通常手術一週後便可康復出院,已有越來越
多病人成功的接受手術治療。

脊椎側彎另外一個惱人的問題是腰酸背痛,和所有背痛病患一樣,規律
的生活作息、良好的姿勢維持、戒除不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適度的運
動是預防腰酸背痛的不二法門。
平時運動治療應包含肌肉柔軟度訓練、
反轉運動與腹背部肌肉力量強化訓練等,游泳、拉筋體操、吊單槓等是
不錯的選擇,不同位置的疼痛應有不一樣的運動指導,可經醫師評定後
施行。當症狀較厲害時,為避免進入背痛之惡性循環,應積極尋求醫療
協助,除了消炎藥物與肌肉鬆弛劑外,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熱療、牽引
治療與整復等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