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開脾健胃迎春夏 小兒推拿消積滯!

拜科技與經濟進步之賜,現代人營養豐富,以往所謂營養不良的情形已
不復多見,反而是消化不良的症狀確是屢見於現代人。套句術語「不患
寡,而患不均」,由於現代人的忙碌,西方速食飲食在某方面符合了現
代生活型態的方便,但是其中所含的高熱量、高脂肪不僅造成了營養的
偏失,更造成了消化不良。而此種情形由於小兒愛吃零食、偏食,所以
在小兒身上發生積滯的情形又較大人偏高。

積滯又稱為食滯或食積,是由於飲食不節,造成小兒腸胃停聚不行,氣
滯不化,症狀多伴有不思飲食或食而不化,腹脹滿,便秘,有時會有噁
心欲吐的情形,甚至會有易怒、煩躁不安、夜間睡眠不佳等症狀出現。
本症屬於現代醫學消化不良的範圍。

中醫於本症在內科論治方面,一般大人腸胃用藥多遵「辛開苦降」,但
由於小兒發育未完全陽氣未健,故在用藥方面除考慮辛多耗散與苦寒易
傷陽氣外,多使用甘味用藥來治療,如麥芽、甘草、神麴、茯苓、薏苡
仁等。

 消化不良中醫證型分為:

 一、食傷型 證見腹脹且易有腹痛,口易有臭味,大便秘結。
       治療方劑:保和丸加減。

 二、溼熱型 證見腹脹,易流汗,手心腳心易有熱感(即所謂的五心
       煩熱),心煩易怒,好動,易口乾舌燥,大便乾結。
       治療方劑:調胃承氣湯加減。

 三、寒濕型 證見大便稀軟,不思飲食,喜飲熱水,神態疲倦。
       治療方劑:理中湯加減。

針灸治療,選取足三里、中脘、合谷、脾俞、胃俞、大腸俞等穴位,
每週兩次,六次為一療程。或用薰臍療法,也有不錯的療效。

臨床上小兒多見不願服藥或恐懼針灸,而使上述方法無用武之地!此時
小兒推拿是不錯的一個選擇。一方面可避免小兒的抵抗或恐懼,若配合
服藥治療更能提高藥物之療效。

小兒推拿多使用單指、雙指或掌腹,其手法有推法、捏法、掐法、揉法
、拿法、按法、摩法、搓法、刮法、搖法等。其中捏法、掐法、搓法、
刮法,較易引起疼痛不適,故須視情況使用。

 小兒積滯推拿,為選取中脘、天樞、神闕、合谷、拇指等穴。

   揉 中脘:兩乳連線中點,與肚臍連線之中點
        用中指揉穴,五分鐘。

   揉 天樞:臍旁旁開二寸
        用中指或食二指同時分揉二穴,五分鐘。

   摩 神闕:即肚臍
        用手掌以順時鐘方向,摩臍50下。

   按 合谷:手大指、食指掌骨交接處
        以單指按壓穴位100下。

   推 拇指:施行者以拇指指腹,
        推小兒拇指掌面100次,方向由掌向指端方向。

   上述方法可酌用嬰兒油,預防皮膚損傷。
   同時亦要注意力道,才可兼顧療效與避免小兒不適或受傷。

平日須注意飲食的習慣及飲食的內容。小兒積滯,臨床上服用中藥即有
良好的改善情況,若輔以小兒推拿不僅可達預防的效果,同時易有增加
藥物治療的效果。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