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神經放射線治療不定時炸彈「顱內動脈瘤」!

利用微創介入神經放射線治療
不需顱部外科開刀即可阻止不定時炸彈「顱內動脈瘤」的引爆


每年十月到三月間低溫以及多變的氣候往往間接促使腦血管疾病發作。
目前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國人第二大死因,而顱內動脈瘤更是引發腦血管
疾病的重要一環。由於顱內動脈瘤患者的症狀不一,可能毫無感覺,或
是頭痛嘔吐,甚或暈倒、視力受到影響等,但顱內動脈瘤破裂的危險性
極高,總死亡率高達60%,部分倖存者則可能會留下癱瘓或中風等後遺
症。顱內動脈瘤就像是腦中的不定時炸彈,一旦引爆,後果不堪設想。

顱內動脈瘤是因動脈壁缺陷或血流壓力異常而形成的局部突出,其病因
多為先天所致,極少數由外傷引起;動脈瘤通常位於顱底動脈主幹的分
岔處,常見的蜘蛛網膜腔下出血就是典型顱內動脈瘤破裂後的症狀之一
。長久以來,醫界施行的治療方法便是以精密的顱部外科手術搶救患者
性命;然而,對於動脈瘤位置過深、亦或太過危險不適合或不願開刀的
患者,卻無法以外科手術治療。

如今,可以利用微創介入神經放射線醫學來阻止不定時炸彈的引爆。根
據2002年10月刺胳針(LANCET)醫學雜誌的報導,一項由國外各大醫學中
心主持,針對2143位顱內動脈瘤患者進行的全球性研究發現,以「微創
介入神經放射線治療」技術已能有效的治療顱內動脈瘤,其一年內再度
出血的機率僅3.7%,治療效果卓著。

此技術於1990年由Dr.Guido Guglielmi首度研發導電式白金線圈來施行
顱內動脈瘤栓塞手術,醫師在患者的股動脈(也就是大腿上端)開一個小
孔後,便可將微細導管放入血管,然後將導電式白金線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簡稱GDC)隨著微細導管,循著血流往上至腦部並栓
塞於動脈瘤內,等到軟質白金線圈在動脈瘤內繞成鳥巢樣的網狀結構,
經影像確認放置良好後,通過很低電壓的電流分離白金線圈與導線的接
點後,便可將導線抽出,再重覆放入線圈,等到線圈填滿動脈瘤後,就
能阻止血液流入。數日後,人體便會新生內皮細膜封住動脈瘤。

率先將此技術引進台灣的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廖漢文主任表示,一
般的動脈瘤大小約一公分左右,除非產生劇烈頭痛或暈眩,否則難以發
現,有些患者對於頭痛症狀不以為意,殊不知可能會釀成不可挽救之後
果,對於一些有家族病史者,建議至少應一年做一次腦血管攝影檢查,
早日發現早期治療。

目前國內各大型醫院已陸續使用此一方式治療顱內動脈瘤出血。全民健
保亦已針對基底顱內動脈動脈瘤及後腦窩、基椎動脈動脈瘤之介入性神
經放射線治療予以給付,至於其它部位的動脈瘤經手術治療未痊癒而不
宜再動手術者,以及經外科醫師評估不適合進行外科手術的患者,亦可
由健保給付進行介入性神經放射線治療。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