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上次看健檢報告是何時?2數值判別慢性腎臟病前兆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文章授權刊登/健康醫療網

腎臟健康早警!藥物與洗腎非等號,誤解導致慢性腎臟病。蔡尚峰醫師指出,健康報告數值就是關鍵,搭配eGFR與UACR兩指標,發現異常及早治療。瞭解腎臟風險,65歲以上、三高族群要格外警覺。保護腎臟,從健康檢查開始,提前守護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一名30多歲的年輕女性,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數值超過30mg/g且伴隨血尿症狀,但她自認症狀不影響生活,加上誤以為吃藥會讓腎功能更加惡化,當時並未依循醫師叮囑回診追蹤,不料短短一年不到,她就因為呼吸困難而被送往急診,確診為末期腎臟病,需要長期接受洗腎治療。臺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蔡尚峰醫師坦言,若這名病人如果能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階段被診斷並及早接受適切治療,其實大有機會可以避免洗腎的命運。

健康檢查兩指標幫助及早辨別慢性腎臟病

許多民眾常誤將吃藥與洗腎畫上等號,根據國健署調查報告顯示,分別有6成年輕族群與4成高齡族群認為吃藥會傷腎,顯見腎臟疾病正確認知的推廣還有待努力 。蔡尚峰醫師表示,藥物造成腎臟損傷的狀況,通常是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或是止痛藥等藥物的濫用。

要做到避免洗腎,應該從早期的慢性腎臟病防治積極著手;然而,由於慢性腎臟病早期沒有症狀,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才就醫時,腎功能往往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損傷,治療效果也大打折扣。建議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65歲以上年長者、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者草藥等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應該更加警覺自身腎臟健康。

你可曾仔細看過自己的健康報告?其實從報告數值就可以看出慢性腎臟病的端倪!蔡尚峰醫師提到,民眾可以搭配國際腎臟醫學會推出的慢性腎臟病風險分級表,依據健康檢查中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與「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兩數值做比對, eGFR可以用百分比的概念解讀,健康的腎臟為100分,通常eGFR 60分時會開始出現症狀,而洗腎患者eGFR分數通常只剩10到15分;而UACR小於30mg/g是正常數值,30mg/g到300mg/g為微量白蛋白尿,大於300mg/g則為巨量白蛋白尿。若發現數值異常,可依據低風險的綠燈到極高風險的紅燈,與醫師討論並安排對應的腎功能追蹤與治療方案。

上次看健檢報告是何時?2數值判別慢性腎臟病前兆_圖2


延緩腎功能下降 減少住院、洗腎風險

蔡尚峰醫師指出,治療慢性腎臟病首重找出腎功能惡化根本原因,例如三高、長期不當使用草藥或止痛藥、肥胖等,並及早使用藥物延緩腎功能下降,以減少未來住院、洗腎與死亡風險。在藥物選擇方面,除了過往常用的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第二型受體阻斷劑(ARB)等藥物,先前廣泛用於糖尿病治療的SGLT2抑制劑,也被國際腎臟醫學會臨床指引列為慢性腎臟病治療建議使用藥物,協助病人延緩腎功能惡化,搭配減重、適度低動物蛋白飲食、控制血壓和血糖等生活型態的改善,將有望降低住院風險,延後面臨洗腎的危機。

目前慢性腎臟病的治療相較過往已有大幅進展,只要在慢性腎臟病的前期及早發現並積極控制,就可以更穩定的保護腎功能,避免落入洗腎的結局。蔡尚峰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泡(泡泡尿)、水(下肢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典型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但因慢性腎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即使沒有相關症狀,仍應期安排健康檢查,留意eGFR與UACR兩大慢性腎臟病關鍵指標,才能早一步預防或延緩慢性腎臟病!

上次看健檢報告是何時?2數值判別慢性腎臟病前兆_圖3


查看原文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