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足球運動傷害 中醫調養來幫忙

足球運動傷害 中醫調養來幫忙_圖1

【台灣運彩支持全民運動保健】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林襄穎 中醫師

2018印尼雅加達亞運女足,台灣女足隊雖奮戰至最後一刻,可惜仍無法擊退南韓,與銅牌擦身而過,但已是自1998年曼谷亞運後,再次光榮重返亞運女足四強,成績斐然。

足球是世界最熱門的運動之一,在台灣卻遲遲未受大眾關注,但選手們仍鍥而不捨、奮力推廣足球,中華男足近兩年屢創佳績,世界排名躍升至121名創新高,為台灣足壇掀起高潮。

足球是一種高強度劇烈運動,因足球需要在偌大球場來回奔馳、急速衝刺、奮力爭球、用力踢球,不小心就因跌倒、碰撞,造成損傷。為了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不妨運用博大精深的中醫調養,做為球員的平日保養,從體質進行根本調理,讓強健體魄助於運動表現之提升。

天寶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表示,足球員最常受傷的部位,分別為腳踝、小腿、膝蓋、腰部與頸部。

保養對策1 腳踝扭傷

腳踝扭傷屬中醫「筋傷」的範疇,多是因足部活動用力不當引起外踝部肌肉、筋膜等組織脈絡損傷,氣滯血瘀,不通則痛。可尋求專業中醫師,透過針灸、外敷藥、內服藥等方式,疏通筋絡,理氣活血化瘀,促進傷勢修復。

林襄穎指出,除了運動前要確實暖身,並配戴適合護具,平日可運用穴道按摩進行保養,其中,可每天花2分鐘按壓「丘墟穴」,能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腳踝或關節疾患有所助益。適用於腿部扭傷、腳跟疼痛、足踝疼痛、小腿抽筋等。

★取穴

丘墟穴:沿第四趾直上,外踝骨前橫紋凹陷中,將足抬起則橫紋出現,穴在橫紋上。

保養對策2 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在傳統中醫學屬「痹症」範疇。中醫認為,「脾主肌肉」,肌肉與四肢運動有賴脾氣健運,則肌肉及四肢健康強壯;而「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肉」,若肝、腎、脾等臟腑虛弱、血氣不足,肌肉及筋骨就容易發生問題。

中醫通過辨証論治來處理腿抽筋,治則以補養內臟,舒筋通脈,溫經袪寒為主。林襄穎指出,可用身痛逐瘀湯,解熱鎮痛,擴張血管,溶解血栓,對於小腿肌肉痠痛,或膝關節、踝關節痠痛都有幫助。

針對足球訓練造成的腓腸肌痠痛,林襄穎說,訓練或賽事結束後,可按壓可緩解小腿抽筋、膝筋緊硬攣急、雙腿軟弱無力等的委中穴;治小腿抽筋首選即為承山穴,多按壓有舒經通絡袪寒作用,有助於化滯散瘀行氣;有祛病延年之效的足三里穴,對於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等作用,若腓腸肌抽搐,可按揉足三里穴改善。

★取穴  

委中穴:膝膕窩中央紋路,動脈應手處即是。

承山穴:以足尖站立,使足跟離地,腓腸肌下出現尖角凹陷處即是。

足三里穴:膝下三寸,再往外一寸半。

保養對策3 關節扭傷

《黃帝內經》說,「諸筋者,皆屬於節」。古人將關節附近肌肉、肌腱、筋膜、關節囊、韌帶等,稱做「筋」。各種因活動、勞損等所造成的關節扭傷,在中醫屬「筋傷」範疇。

急性關節扭傷若延誤治療,則傷處組織沾黏、氣血滯澀、血不榮筋等,導致筋肉攣縮、疼痛,甚至活動受限,而風寒濕邪也容易趁虛而入,導致關節痠痛、活動不利等。

林襄穎表示,關節急性受傷必須先排除骨折、韌帶斷裂等急重症。治療上考慮患者體質及關節症狀,內外兼顧。在急性期阻止扭傷惡化,慢性期改善後遺症及降低復發機率。

平時,可按揉治療膝蓋問題的犢鼻穴,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舒緩膝關節損傷疼痛、風濕性關節炎等;及具有利肝膽、清濕熱、強筋骨、舒健膝等之效的陽陵泉穴,能舒緩筋骨僵硬、膝蓋酸痛、肩關節痛等。

★取穴

犢鼻穴:膝蓋骨下,脛骨之上,膝關節外側凹陷處即是。

陽陵泉穴:正坐屈膝垂足,膝下一寸,再往旁邊二寸五分。

保養對策4 腰部痠痛

衝擊性大的運動,像足球、賽車、跆拳、柔道等,就容易瞬間「閃到腰」。閃到腰稱為「急性腰扭傷」,多由姿勢不當、用力過猛、過度活動及外力碰撞等造成的損傷,若放任其不治癒,未來恐反覆發作。

而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表示如果腰部患疾未能痊癒,久而久之影響到腎功能,而「腎為先天之本」,受損後也會影響其他臟器功能,反過來使腰部虛弱、易損傷。所以,別再把腰痛當小事,而是需要謹慎待之。

林襄穎表示,在治療上,可用「疏經活血湯」,其具抗炎、抗過敏、抗血栓,改善微血管循環,調節免疫功能,具有舒筋活絡之功效。

反覆有腰痛問題者,平日保養可按壓對應腎臟的腎俞穴,是腎氣疏通出入之處,刺激腎俞穴,能調節腎經與補腎;環跳穴下即為坐骨神經,可用敲擊方式讓刺激穴位,幫助活化局部血液循環及恢復神經活性。

★取穴

腎俞穴:背部第二腰椎下,兩旁距離脊骨一寸五分。

環跳穴:合腿站立,臀部側面的正中點凹陷處即是。

保養對策5 頸部拉傷

接觸性運動存在著固有的危險,就是頸部傷害,除了肌肉拉傷,嚴重時,可能導致頸椎傷害。因此,除了鍛鍊頸部肌肉強度,降低受傷機率,平日不妨多多舒緩肌肉緊繃度,也有助減少運動傷害發生。

林襄穎表示,頸部拉傷造成的疼痛,治療上,可用「葛根湯」,抑制體內過敏介質釋放,治療肌肉勞損,具有舒緩肩頸緊繃作用。此外,會搭配蒸熏、針灸,加速不適症狀的改善。

平日保健上,林襄穎特別推薦,按壓可疏經通絡、鎮靜神經等的風池穴,對於頸部僵硬、痠痛,達到止痛效果;具通經絡、促進氣血的肩井穴,可緩解肩頸僵硬問題;及能通經活絡、清熱解表的外關穴,舒緩落枕等疾患。

★取穴

風池穴:大拇指置於後腦枕骨兩側 , 在脖子與髮際的交接線有一凹陷處即是。

肩井穴:正坐取穴,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即肩膀最高處即是。

外關穴:手腕關節背面上方二寸,尺骨橈骨兩骨間。

【台灣運彩支持全民運動保健】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