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擊退肥胖脂肪 加速燃脂新關鍵!

擊退肥胖脂肪 加速燃脂新關鍵!_圖1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台北醫學大學大學生技醫療產業研發博士學位學程主任林恒、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主任鄭敬楓

全球肥胖人口問題嚴重,而台灣一直是亞洲「胖胖國」,肥胖盛行率(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24)高達45.4%,而肥胖是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元兇,必須積極正視造成的健康問題。

台北醫學大學大學生技醫療產業研發博士學位學程主任林恒表示,體脂肪過多是導致肥胖的主因,而脂肪細胞分為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 WAT)和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 BAT)兩種。造成肥胖是白色脂肪,彷彿是顆大油滴,用於儲存能量;棕色脂肪含有很多粒線體,可吸入血液中的葡萄糖及三酸肝油脂,並燃燒脂肪、消耗熱量,進而達到減重效果。

但棕色脂肪在成人體內的數量相當稀少,因此,如何增加棕色脂肪數量,進而增強燃脂代謝,成為減重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台北醫學大學與花蓮慈濟醫院共同合作,發現導致肥胖的白色脂肪轉化為容易燃燒代謝的棕色脂肪的重要關鍵ST32da

花蓮慈濟醫院研究部主任鄭敬楓指出,過去在小鼠研究中發現,如果ATF3基因有缺陷,容易造成小鼠發胖,就理論推斷,若能強化此項基因之表現,就能夠達到減肥效果;研究也發現,此項基因一但啟動,油滴狀脂肪會碎裂,從白色脂肪轉為棕色脂肪。

研究團隊從中研院技術轉移的基因篩選平台中,篩選當中的2000多種中草藥成分,試圖找出關鍵因子。最後,自中藥「丹參」中,找出能夠增加ATF3的基因表現的單一化合物ST32da

利用小鼠進行為期16週的動物試驗發現,投以ST32da之後,小鼠體內的白色脂肪成功轉化為棕色脂肪,不僅抑制體重增加,體脂率也呈現下降趨勢,而且小鼠心臟、肝臟及腎臟都沒有出現問題,甚至降低了肝發炎指數。

林恒強調,更令人振奮的是,從小鼠實驗中發現,ST32d對於改善糖尿病也有正面成效,同時細胞實驗也證明可以抑制脂肪肝的形成,未來可望進一步製成口服減肥產品,也能針對局部研發減肥貼片等,可說是肥胖者福音。

鄭敬楓提醒,平時若想增加體內棕色脂肪比例,可藉由「規律運動」或「寒冷狀態」,有助於活化棕色脂肪,可望讓人擁有易瘦體質。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