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談「心」論「性」

經常看到網友談論修佛的「心性之理」,談得昏天黑地,飛砂走石,而且長篇大論,永無止境,通常,這種場合我是不置喙的。

類似的情形自古以來不斷的在發生,李淳風《推背圖》:『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說來說去沒結果,不如叫人敲敲背舒服;幾千年前的老子也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多言無益,還不如坐下來守竅。
佛修的人談心性問題談個不停,一般而言,修道練氣的人很少談這個。大家都知道,人之所以會「無明」,原因在六根不淨,為了要擺脫六根的糾纏,初學佛法的人大都是用「以念頭殺念頭」的方法,所以會衍生出那麼多的「心性之學」。但道家不同,道家用的是「轉移念頭」的方法,教我們練氣時「念頭專一」,自然就不生起第二念,練氣日久,能量提升,就能體會「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的原理,瞭解「清淨」的重要,「道家風範」自然而然就出現了,所以道家練氣的心法,都脫離不了「凝神守竅」的範圍。練氣境界到了某個程度,意識自然轉換,智慧也就相應而來,如果要用「談論心性」的方法來得到這種智慧,無異大海撈針。
如果真要舉出道家的「心性之說」,那麼,我這裡提供的一個最基本的戒律,那就是「心平氣和」。各位網友,現在大家就來共勉:從今天起,每個人「心情要永遠保持平靜」,也就是要控制心情保持在不發急、不發怒的狀態,這樣做不但對養氣大大有利,而且可以免去在失控情況下出口傷人、或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心法夠簡單吧?

黨國元老陳立夫活了103歲,他在100歲的時候寫了一篇「我怎會活到100歲」的文章,文章的重點只有兩點:睡得好、不發脾氣。陳立夫服務的單位多達180個,事務非常繁忙,而且居高位不發脾氣,非常難得。陳立夫也是推動道家文化的領銜人物之一,綜觀他的養生觀,不就是「心平氣和」四個字嗎?
湛若水先生簡介:
 
氣功聯誼會會長。

修練氣功三十餘年,博覽道家典籍,精研氣功基礎理論,期以流傳數千年之心法訣竅,解析氣的奧祕。

著作:《氣的原理》、《內經呼吸養生法》、《圖解氣的原理》、《健走功》(均為商周出 版)。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1)註明資料來源並2)附連結網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