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無異狀為何要檢查?大腸癌早期幾乎無症狀,定期篩檢揪出癌兆

想要“腸”處過人的第一道防線,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您就是要從源頭做起,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避免耗損健康的危險因子,加上定期篩檢的第二道守護,遠離大腸癌一點也不難。

圖片來源:by stockimages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身體無異狀為何要檢查?」這是民眾對篩檢常見的迷思之一。其實,癌症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容易悄悄上身,依國健署資料顯示,國人好發癌症中,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排便習慣改變、血便等症狀才就醫,早已進入疾病後期。事實上,大部分的大腸癌,都是由大腸內的瘜肉轉變而成,如果能在瘜肉演變成癌症前,就將其切除,即可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分析透過電話關心篩檢異常的民眾後發現,市民以身體無異狀,或痔瘡、解硬便為由,拒絕檢查的比例居多。因此採檢方式正確與否,足以影響檢查數值。以大腸癌篩檢而言,有痔瘡便秘出血、血尿或月經期間,不適合採檢。

另,服用抗凝血劑、類固醇等藥物,皆會造成腸胃道刺激出血,需經醫師評估是否先暫時停藥後,再採集糞便檢體,排除干擾因素,以達到大腸疾病篩檢精確度。但篩檢並非診斷,因此結果如為異常,就應聽從專業人員指示,進一步至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透過軟式內視鏡從肛門深入大腸作檢查,如果發現腫瘤或瘜肉,便可以立即切片或直接切除。不過,「清腸是否徹底」是決定大腸鏡檢查準確度的關鍵,如果清腸不徹底,大腸內有殘餘糞便覆蓋,醫師便無法完整一覽腸道全貌,準確度可是會大打折扣呦!
本文作者: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