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咳嗽不會好?懸浮微粒PM2.5的可怕影響

曉婷是位20歲的大學生,外表有著超乎同齡的成熟,充滿血絲的眼睛下方掛著黑眼圈,伴隨鼻頭的皺紋,我望著窗外灰濛濛的天空,在詢問病史前,心中已有初步的答案。

空氣中飄浮著許多細小的微粒,大多是燃燒所產生的排放物,由於輕盈不易沉澱,常與空氣中的戴奧辛、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屬、臭氧、揮發性有機氣體結合,濃度過高時會對人體的氣管、支氣管、肺部造成直接及間接危害。而細懸浮微粒(PM2.5,直徑二.五微米以下)因為更加微細,在空氣中飄浮時間更久、更遠,能直接穿透皮膚、肺泡,進入到下呼吸道而無法呼出,造成呼吸道疾病。

這些嚴重超量的懸浮微粒PM2.5,就是「氣膠」,通常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根據國外研究,氣膠指數與人口死亡率呈高度正相關,環保署也指出台灣冬季中南部的 PM2.5平均約在每立方公尺 35 -40 微克,全台平均為每立方公尺22.7 微克,都超出每年 15 微克的標準。

這些環境中的懸浮微粒,會誘發呼吸道或全身性過敏,常見的是久咳不癒、鼻子過敏、眼睛乾澀、皮膚搔癢。臨床觀察,只要空氣污染惡化就會誘發過敏性氣喘患者呈現胸悶、喘鳴、呼吸困難等症狀,進而到醫院門診或急診求助。

氣喘是一種氣管慢性發炎所引起的氣流阻滯病變,它會反覆發作,同時也會自行緩解,或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而恢復,在氣喘發作的時候,患者可以出現呼吸困難、喘鳴、胸悶以及咳嗽等症狀,尤其好發在夜晚或是凌晨的時候。

氣喘病的形成有兩大因素,一是過敏性體質及環境,一是過敏原誘發。過敏性體質跟遺傳有相關性,這種人易產生皮膚過敏,鼻子過敏以及支氣管過敏反應。當過敏性體質的人處在充滿過敏原的環境中,如台灣常見的塵蟎、蟑螂、灰塵、貓狗毛屑及黴菌,就會在支氣管黏膜造成一種持續的發炎狀態。這時如果有誘發因素,像是天氣變化、空氣汙染、二手煙、心理壓力等就會引發氣喘發作。 

過敏性氣喘病的防治除了要考慮遺傳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去除環境中化學刺激物與過敏原等有害因素。過敏性體質的病患可能接觸少量過敏原,就會引發嚴重的過敏反應,體內產生大量IgE (免疫球蛋白),造成過敏性氣喘、鼻炎發作。除了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與抗白三烯素治療之外,使用抗免疫球蛋白E生物製劑積極治療也顯得格外重要。

一般民眾在外出時戴上口罩減少過敏原或細懸浮微粒的接觸,避免長時間待在密閉場所,每週清洗寢具外套,可先用55℃熱水浸泡十分鐘再清洗。使用除濕機將相對溼度控制在50%以下,可以減

緩塵蟎生長速度。使用空調,並定時清理過濾網,保持室溫25-27℃。 

而氣喘病患可以藉由以下五點,主動處理自己的氣喘,維持正常生活,來達到良好的自我照護:

1.正確使用藥物
2.不抽菸,並拒吸二手菸
3.避免接觸過敏原
4.監測症狀及肺功能
5.適時尋求醫療

本文作者:亞東醫院胸腔內科 張晟瑜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