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治療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常見之腰椎退化性疾病,是腰椎退化的其中過程之一。椎間盤由髓核(neucleus)及包圍在四周的纖維環(annulars)所組成,椎間盤突出就是髓核經由破裂的纖維環所破出,進而壓迫神經及神經根而造成症狀。神經受到壓迫後會因缺血而造成發炎反應,進而產生神經根痛(radicular pain)及坐骨神經痛(sciatica)。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典型的症狀為背痛、臀部痛、腿痛(坐骨神經痛)、腿無力、腿麻。然而有腿痛或腿麻的症狀並不就代表有腰椎椎間盤突出症,因為腿痛及腿麻會依據神經節分佈而有特殊固定的分布區域。若有急性大小便功能異常(失禁),就要考慮是否有神經壓迫造成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這是一種需要緊急手術的適應症。

診斷:
包含病史、完整的理學檢查,要觀察步態、疼痛位置、麻的位置、直抬腿測試(SLRT)、完整神經學檢查。X光檢查是無法診斷腰椎椎間盤突出的,但是可以鑑別其他可能的診斷及做為術前重要且基本的評估。確定診斷必須做磁振造影(MRI)或者電腦斷層(CT,當MRI為禁忌症或無法安排時)。

治療:
分為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二種。對大多數的病人而言(約80%),非手術性的保守治療通常都是有效的。但是手術治療在短期效果而言,對於疼痛緩解而言是非常有效且迅速的。大多數的文獻報導接受手術治療的病患在短、中期(1至5年)疼痛緩解的比率高於非手術治療者;在長期(10年)疼痛緩解的比率則是相似或者接受手術治療者優於非手術者,但兩者在工作及殘疾失能狀態的比例則差不多。
非手術治療:包含復健治療(超音波、電療、按摩及牽引等)與藥物治療(止痛藥物、肌肉鬆弛劑、類固醇注射等)。

手術治療:標準手術治療方式則為單純椎間盤切除。神經功能缺損及非手術治療失敗是手術治療的絕對適應症。                                      
常見腰椎椎間盤突出症手術治療方式比較                                                                                                     

手術方式

單純椎間盤切除

椎間盤全切除+
      支架融合及鋼釘固定

單純椎間盤切除+
      動態鋼釘固定系統

傷口大小

3公分

8-10公分

8-10公分

手術時間

<1小時

2-3小時

2-3小時

術後背架
      使用時間

護腰使用一個月

硬背架使用三個月

軟背架或護腰使用三個月

優點

標準手術方式,
      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復原快

一勞永逸,不會再復發

保留手術節活動度,降低復發、椎間盤退化及鄰近節退化發生機率

缺點

可能會復發,椎間盤可能有退化性疾病(不一定有症狀)

鄰近節壓力增加可能發生退化,融合穩定後可能需手術移除鋼釘,支架及鋼釘需自費

動態鋼釘需自費,不需且不能移除鋼釘,長期(>10年)效果尚未確定

復發率

0-18%

理論上不會復發

理論上可降低復發率

結果

症狀的解除主要來自椎間盤切除,而不是靠植入支架或鋼釘

併發症

神經血管損傷機率<1%,術後傷口感染機率約3%


一般人對於脊椎手術都抱持著恐懼的態度,害怕開完刀後症狀更嚴重甚至造成癱瘓,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只要術前仔細診斷評估,嚴守開刀適應症,再由有經驗之脊椎外科專科醫師執刀,脊椎手術的效果都是可以預期的,併發症甚至與一般骨折手術相當。骨科徐俊賢醫師自即日起於每週四下午門診開立「脊椎外科特別門診」,若您有相關脊椎疾病,歡迎您來診為您診斷。
本文作者: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骨科 徐俊賢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