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與治療

一、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之成因是由於大腸表面之黏膜經過長期不斷瀰漫性的發炎所造成的,病情通常時好時壞交替出現。病變由直腸、乙狀結腸向上蔓延,直到侵犯整個大腸,其症狀一般侷限於大腸( 4/5 的病患其發炎現象只止於直腸時,則稱之為直腸炎)。在亞洲罹患率偏低,一般有兩個好發年齡層( 20-40 歲及 70-79 歲之間)。

除了長期發炎之外,另外有 5% 之所謂「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此種病症,惡化極快,必須立刻治療處理。由於潰瘍性結腸炎之患者,絕大部分是由不知不覺之狀況下開始的,故不會立刻去看醫師或自行察覺。對醫師而言,於疾病之初期階段,不易判斷出到底是什麼毛病,只有在明顯的症狀出現時,像腹瀉、出血,左腹疼痛與發燒時,才能明確的診斷出其原因與病症。這種不易察覺的疾病另一極為擾人之處就是使病人之心理大受影響:長期之腹瀉造成患者極度之不安與困擾。患者長期不斷的被這種無法控制的腹瀉所苦惱,久而久之,甚至連大門都不敢出去。

早期人們以為是由於心理疾病而連帶產生了潰瘍性結腸炎,事實上剛好相反,通常是因結腸炎本身導致長期的腹瀉使病人的心理產生變化與影響。其次要提到潰瘍性結腸炎的形成原因。一般學者認為潰瘍性結腸炎可能的原因有:遺傳因素、自體免疫系統作用、細菌毒素、濾過性病毒感染或是飲食因素如食物添加物、食物纖維太少等等。推論雖多,但就是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倒是此種病是有些時候與其他疾病是有一些相關性的,較為人知的是眼睛發炎、關節炎與僵直性脊椎炎,肝臟方面包括肝功能不正常、膽結石或肝硬化。偶而會有脛骨前之皮膚發生化膿性壞死。可是也無法準確的找出和這些疾病會有關連的原因。

二、如何診斷潰瘍性結腸炎?
鑑別診斷
潰瘍性結腸炎剛發病時,單從症狀來看,容易跟一般的急性腸道感染或機能性腸胃障礙及大腸癌混淆,所以需要進一步做鑑別診斷。診斷的原則以臨床表現、配合內視鏡檢查及切片做病理化驗、醫學影像檢查等為依據,並且需排除是感染(例如結核、阿米巴原蟲、細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如缺血性和放射線治療引起)造成的腸炎。

內視鏡檢查及病理組織診斷
對於有以上這些症狀的患者,直接安排內視鏡檢查,一方面可以直接用內視鏡的發現輔佐診斷,同時,必要時也可進行切片,提供病理方面的證據。除了初次確診應做這項檢查外,也建議患者之後每1至2年應定期做內視鏡追蹤檢查,以了解疾病的進展,並對可能癌化的病灶,施行切片病理檢查。

其他影像檢查
在粘膜發炎狀況嚴重,或是已發生腸道狹窄病變時,大腸鏡檢查會有較高之風險,在此情況下,鋇劑大腸X光檢查可以在較低風險之情況下幫助我們了解疾病的範圍。

三、如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治療重在控制病情 減少併發症
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然不易痊癒,但治療有助於將腸道的急性發炎誘導至緩解期,以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治療進行的同時也要注意儘量減少藥物副作用,及早偵測併發症的發生,儘早處理併發症等。

內科治療 多種藥物可選擇
目的在於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急性期時,多半需要使用較大劑量的藥物;至於緩解期時,則以維持病症穩定的最小劑量即可,以減少及避免藥物副作用。常用的藥物包括:
抗發炎藥物(5-ASA):用於輕度到中度的發炎,可促進腸道黏膜的癒合,並不會抑制免疫系統。長期使用可有效減少再發,並可以降低長期發炎相關的癌變發生。

類固醇:短期用藥,用於抑制免疫系統,可有效控制急性發病。

免疫抑制劑:前兩類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時,則可用免疫調節藥物,如、Azathioprine、6-MP、MTX(Methotrexate)、Tacrolimus (FK 506)、cyclosporine、TNF-a抗體等。此類藥物也可用於降低甚至解除對類固醇的依賴。

生物製劑:抑制免疫系統,用於對傳統治療無效的病人。

四、平常如何照護照護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大多數潰瘍性結腸炎病患,在發炎獲得控制時可恢復正常生活,一般的生活注意事項中,最重要的是要規則服藥、定期門診及必要時做內視鏡檢查。其他的注意事項則包括:患者在急性發炎期,應按醫囑進行必要的暫時性禁食,等到腸阻塞、腸發炎稍微獲得控制,再從低渣飲食開始進食起,避免攝食會在腸道留下多量殘渣的食物。

1、食物應選擇嫩肉,精製的五穀根莖類,過濾的果汁、蔬菜汁,煮熟的低纖維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及會產氣(引起脹氣)的食物。牛奶及奶製品應避免食用。
2、儘量採用可以使食物質地變軟的烹調方式(如:肉類先裹上蛋汁、太白粉後再烹調),避免油炸、油煎。
3、可適量的增加水份攝取,以防止便秘發生。
4、視情況補充礦物質、維生素,可進一步請教營養師。

急性發炎期
宜採低渣飲食
以上的飲食原則是在治療過程中特定階段採用,期間患者還是要視個別的情況補充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並在病情趨緩後逐漸增加纖維的攝取量,以逹到正常標準。
本文作者: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 葉宏仁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