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五十肩的復健治療

五十肩在醫學上的學名為「粘黏性肩關節囊炎」,因為這種病常發生在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所以俗稱為「五十肩」,常見症狀大多因為肩關節囊發炎而導致粘黏,引起肩關節部位的疼痛和關節活動度減少,疼痛和僵硬兩者常互為因果,越痛越不敢動,越不動就越僵硬,越僵硬就越疼痛,造成惡性循環,平時不動則已,只要牽動肩膀,往往會造成疼痛與動作困難,影響病患日常活動與生活起居,造成很大困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曾國楨表示,五十肩大多沒有特殊發病原因,但部份原因是肩關節周圍的韌帶或肌腱受傷、肩關節脫臼或脫位、肱骨肩甲骨骨折或關節囊發炎所引起,腦中風偏癱側、心肌梗塞、胸腔手術和乳癌開刀的病患,臨床上也較容易發生五十肩。

曾國楨說,治療原則上,還是要早期治療與早期復健,才會有較好的預後,在疾病初期一般比較會有疼痛現象,關節活動受限較不明顯,這個時期主要以藥物治療,如口服抗炎藥、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外擦抗炎藥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等,外加熱療、水療、按摩和電刺激等治療,這些治療確實可減輕疼痛。

接下來就要安排復健運動治療,除了可以減少痙攣與減輕疼痛外,也可以確實有效改善肩關節的活動度,五十肩的治療一定要配合藥物與復健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他指出,肩關節運動治療的方法,原則上是按肩關節結構與生理活動,如前屈、後伸、側面上舉、內展、內旋和外轉等動作,盡量做到最大的活動範圍,另外加以輔助和加強運動動作,包括鐘擺運動、旋轉運動、手指爬梯運動、拉棒或拉毛巾運動等,主動運動加上被動式關節運動,一天四到五次,每次運動五到十分鐘即可,運動要領是持之以恆,慢慢增加肩關節活動量與活動範圍。

曾國楨強調,五十肩的運動治療一定要有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指導,有明顯症狀的病患,應當選擇有良好設備且有專業人員的復健科醫院作治療。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復健科 曾國楨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