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發揮大愛,讓精障者回歸社區找到出路!

62歲的鄭伯伯從28歲起發生精神疾患,後因不規則服藥,長期陸陸續續於醫療院所住院,直到去年5月才回至社區。他吐露他的心聲:「生病也是沒辦法的,只要行的正沒有做壞事,不怕人家說話也不怕人家排擠我,每個人都會生病,只要規則返診服藥一樣可以在社區中穩定的生活」。如果大家都有正確的觀念,發揮友愛吾愛的精神,大多數精神障礙者都可無障礙且穩定的在社區中生活。

鄭伯伯年輕時常聽到很多人在耳邊說話(俗稱幻聽),情緒行為不穩,出入院多次,家屬朋友也曾因不了解而害怕,經醫師再三勸導,他了解到規則服藥的重要性,鄭伯伯在藥物治療與復健下,穩定的回到社區中,在永丞康復之家專任管理人員范先生帶領下,學會了做豆花的技能,從去年開始一直穩定的從事豆花販賣工作直到現在。范先生曾任職於某知名食品公司,對食品研發有獨到見解,以特調製作的天然植物粉(可使豆花凝固)來取代一般市面常用的石膏,使鄭伯伯製作的豆花口感吃起來清爽順口又天然健康,吃完後濃濃的豆香還縈繞在口中揮之不去。

事實上精神病患不只可以做豆花,且並非無思考能力及怪異荒誕,比起一般人卻有更優秀的潛能得以創造出萬世不朽的作品,許多對世人有偉大貢獻的名人也飽受精神疾病折磨,如音樂家貝多芬、畫家梵谷,在疾病症狀與創意發想中迷離掙扎,身心的苦痛在醫療尚不發達的年代備受煎熬。精神藥物發展日新月異,只要接受適當的治療與復健,七成以上可以在社區生活。

精神衛生法明定,病人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對病情穩定者,不得以曾罹患精神疾病為由,拒絕就學、應考、僱用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以清楚的病識感去面對疾病,以愛心面對病患生命中的缺憾。而有幸精神狀態正常的民眾,更應該自我提醒:當我們習慣用既定的價值觀去論斷別人,極可能讓我們殘害了「貝多芬」!相反的,如果人們願以愛包容,卻可以聽到流傳千古的動人樂章!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