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改良人工血管路徑手術新選擇

以人工血管注射化學藥物與營養針愈來愈普遍,但手術仍有百分之一到三的風險,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慶琮另創「改良式人工血管路徑手術」,卅五公分的長度將風險降到零,近四年累積二百五十例的臨床心得,月初在「亞洲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的年度醫學發表會上,向來自亞太地區廿、卅個國家的醫界人士做成果分享。

台灣正快速進入老年化社會,平均壽命也漸漸延長,人工血管手術應用在長期化學治療注射的腫瘤患者、須長期靜脈營養注射的患者以及長期輸血或其它須連續且長期性藥物注射的病人,愈來愈多,裝置部位分中央(植入式)、周邊型(非植入式),依患者治療的目的、放置時間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放置路徑。

人工血管中央路徑植入不影響生活,但可能導致氣血胸、周邊路徑卻又擔心感染問題,以化學治療的病人來說,傳統都選中央路徑,在鎖骨下、或頸部靜脈的位置植入人工血管。

對外科醫師來說,人工血管的植入是很小的手術,但一不小心仍可能造成致命的併發症。黃慶琮指出,文獻上,中央路徑植入人工血管最大的缺點是有百分之三風險,如果穿過動脈會造成血流到胸腔、穿過胸部就會造成氣胸,一旦未能及時注意,發生胸痛、休克,來不及搶救就可能有致命的危機。

還有一種可能的危險是萬一中央路徑選擇不好,接近鎖骨與第一肋骨之間,兩根骨頭剪來剪去,就可能導致導管被剪斷,掉入心臟更糟糕,這些都是可能的複雜的併發症。

進步一點的醫院現在會使用超音波或是做記號,藉由超音波的導引,將風險降到1%,但即使裝設完成後,照X光檢查,氣胸、血胸也可能在幾小時後才發現,造成來不及搶救的遺憾。

黃慶琮曾看過住院醫師替癌末的病人做人工血管,緊急送CPR的情形,絞盡腦汁希望把手術風險降到零,最後想到「在周邊路徑做植入式手術」,另創「改良式的血管路徑」。從二○○四年九月到二○○八年六月間,近四年期間共完成二百五十例,追蹤四十個月都沒有問題。

黃慶琮指出,這項改良的路徑從上手臂中間選適當的靜脈進入,沿著周邊路徑放入導管,適當長度結合注射器,移到皮下的注射座,讓導管從靜脈到心臟,人工血管所需要的長度約卅五公分,比傳統方式多出十五公分,但結合中央與周邊兩種路徑截長補短,大大的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除化學治療外,還可以用在氣切、全身痙攣與水腫、脖子有感全身無血管的病人身上,只要接入洗腎導管就可以,拿掉管子的時候也一樣很簡單。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