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時常肚子痛、拉肚子!你的腸胃在鬧彆扭嗎?

「醫師,我已經非常注意飲食衛生,為何常常肚子痛、拉肚子?」;「我小孩為何每次考試常喊肚子痛,想跑廁所?」若經由醫師檢查診斷,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狀的疾病如感染發炎、潰瘍、憩室炎或癌症後,且患者腸道生理結構正常時,才可確定病人罹患腸道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陳重嘉說,腸道激躁症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功能性障礙,無法以解剖、結構病變和生化檢查出腸道的異常,但腸道蠕動功能失常,因而反覆出現幾種不同症狀。

他表示,腸道激躁症主要有三種不同形態:以腹瀉為主、便秘為主、或兩者交替出現,臨床上常有腹痛(尤其下腹部)、腹部不適,伴隨排便異常、排便習慣改變,除了腹瀉、便秘外,病人也常有腹脹感,排便後症狀通常會改善,所以患者常常在找洗手間。

症狀常反覆發作,持續很久,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腸道激躁症好發於青壯年,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尤其是一些自我要求完美、情緒易緊張的人,比較容易罹患此病。

腸道激躁症患者可能在任何時間發生一個或多個症狀,不同的時間發生的症狀也不完全相同,症狀程度輕重不一,變化很大,但是在遭遇壓力如旅遊、交際應酬活動、改變平日規律的生活方式、暴飲暴食、月經期間…等時,症狀會特別嚴重,診斷上主要是依據『症狀』,常見症狀如下:

1.腹瀉:發生時非常緊急,在飲食後會更嚴重。
2.便秘:病人費很大的力氣,仍然解不乾淨時。
3.腹瀉或便秘,或者兩者交互發生達數月之久。
4.腹部常脹氣。
5.糞便上有黏液。
6.腹部疼痛或絞痛,但是在排便或放屁之後獲得緩解。
7.噁心、胸痛、消化不佳等胃病徵狀。

陳重嘉說,中醫治療腸道激躁症的目的主要是緩解腹痛和調整排便習慣,本病病位雖在腸道,但與中醫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密切相關:本病病機主要在於肝脾不調、運化失常,大腸傳導失司,日久及腎,形成肝、脾、腎、腸胃諸臟腑功能失常,所以在早期出現每因情志抑鬱即腹痛腸鳴泄瀉、瀉後痛減多屬肝鬱脾虛證,若出現腹痛或腸鳴腹瀉、大便黏膩不暢,或腹瀉便秘交替、煩悶納差、脘腹喜噯多屬肝脾不調,寒熱錯雜,後期會累及腎,可表現黎明腹痛腸鳴即泄、瀉後痛減、形寒肢冷,腰膝痠軟屬於脾腎陽虛等證候。

雖然知道腸道激躁症可能是生理功能異常所造成,然而心理層面的影響卻不容忽視,生活焦慮、壓力大、緊張時往往會使此病症惡化,因此給予腸道激躁症患者生活上適當的衛教是有必要的:

首先,鼓勵患者經常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降低身心壓力,並刺激腸道進行規律性的收縮與放鬆。選擇可以放鬆的活動,持之以恆可改善身體許多不適症狀。由於患有腸道激躁症有許多是由於工作壓力、忙碌焦慮所引起,適當的抒解工作壓力、舒緩焦慮如打坐、瑜珈等,適時調整心態,才可減輕腸躁症症狀。

其次,建議患者改變飲食習慣:飲食須細嚼慢嚥,盡量不要匆匆忙忙吃完或邊吃邊工作,會影響腸胃消化吸收,而讓症狀更嚴重,避免蛋類、乳製品、油膩食物及含咖啡因飲料。多喝水並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取,如蔬菜、鮮果、全麥食物等。如果腹瀉則採少量多餐,便秘者可多吃纖維質的食物。

陳重嘉說,甜食和豆類食品,容易引起脹氣,一些富含果膠類的水果像草莓、奇異果、香蕉等,容易促進排便。番石榴等則相對容易便秘,在此提供一些食材選用的參考。

他表示,腸道激躁症的確是一種令人十分困擾的疾病,雖此病不足以致命,也不會轉變成癌症,但它卻會造成生活或工作上的困擾,這類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病因未全明白,使得治療上未能有效掌控。但只要患者能耐心治療,遵照醫囑改變飲食習慣、經常運動及適當的抒解工作壓力、舒緩焦慮,才能擺脫腸道激躁症糾纏。


新聞資料來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陳重嘉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