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本世紀文明病:新陳代謝症候群與「營養」有關係!

文�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 王治元

在二十一世紀我們面對一種與遺傳密切相關的遺傳疾病,就是糖尿病。而腹部的肥胖、胰島素阻抗性與糖尿病的出現,也帶入一個新的疾病名稱-「新陳代謝症候群」。而“胰島素阻抗性”及“腹部肥胖”對於病友而言,只是兩個醫學名詞,可是對於醫療工作者來說,則是面對新陳代謝相關疾病時的重要關鍵。

胰島素阻抗性及腹部肥胖所代表的意義,不只在於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更重要的是伴隨這些症狀出現的併發疾病,包括高血壓、血脂代謝異常、動脈硬化及心血管冠狀動脈疾病等。根據最近的統計資料,這些代謝異常的疾病在一般人口中十分普遍。

在美國大約有四千七百萬人患有這些相關的疾病,而台灣的十五歲以上的疾病統計資料顯示,約有百分之十八左右的人,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族群,其中糖尿病是最嚴重的一種慢性病,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而且發病的年齡正在快速的下降中,因為現在門診中,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只有二、三十歲的是非常常見的現象。更就醫學的觀點來說,新陳代謝症候群在工業文明愈發達的國家愈常見,是一種文明病。導致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原因包括遺傳、內分泌荷爾蒙因老化而減少、肥胖、缺乏運動及營養過剩。

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最重要病源在於胰島素阻抗性及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雖然是控制血糖的荷爾蒙,卻也是一種生長刺激因子。胰島素阻抗性的出現使得身體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這種惡性循環除了使病患的體內控制血糖的機轉失效,形成糖尿病外,更因為胰島素是生長因子,而增加了血脂代謝異常及心臟動脈血管硬化的機會。

最近幾年的研究更發現,高尿酸血症及凝血機制異常也常見於新陳代謝症候群,其中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常合併高尿酸血症,有些研究顯示,治療高尿酸血症有助於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預後。而糖尿病的患者常見合併這些併發的慢性病。

因為新陳代謝症候群除了以血糖異常、糖尿病表現外,常常合併前述的許多疾病,所以病患常常需要多種藥物的聯合治療,過去因為病患每天隔六至八小時就得服藥,容易忘記服藥且會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所幸現在的藥物多為長效劑型,每天多只需服藥一次即可。不過這些新陳代謝疾病除了與遺傳相關的部份外,都是身體退化或老化的表現,除了藥物之外,“規律有節制的飲食及適度的運動”才是預防醫學中最應該被重視的。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