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一天解便次數大於3次以上並出現水便,當心變成腹瀉!

文�彰化縣鹿港鎮鹿基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王賢進

腹瀉是指大便的頻率增加,並出現水便,且一天解便次數大於3次以上。身體在腹瀉時,腸黏膜細胞會分泌過多的水份和電解質,若無法控制腹瀉,可能會造成脫水、鈉、鉀不平衡、營養不足。

腹瀉大致可分為急性慢性,急性是指突然發作,為時甚短,若持續4週以上者為慢性腹瀉。

急性腹瀉為一日內排便次數大於平常次數且糞便性質較稀,含水量較多,主要是因飲食不當所引起,如果是由病毒、細菌感染者,只要補充水份及電解質、適度休息也常可自行痊癒。但若有脫水、發燒或便血,則應盡速就醫,而持續數日或病情更嚴重,也應盡速找醫師診治。

慢性腹瀉大部份是屬於大腸急躁症,但也可能是身體潛藏嚴重性疾病的表徵,例如大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故需審慎檢查,不可掉以輕心。

《醫學小百科》當發生腹瀉現象時,建議可先採取以下措施,必要時,仍應找醫師確立病因:

休息,並適度補充體液,但勿飲用碳酸飲料。
避免牛奶或奶製品食物及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免增加腹瀉次數。
視情況少量進食,避免固體食物及含香料、高脂食物,
 勿生食蔬菜、水果,以減少腸道刺激。
可在腹部熱敷,溫水坐浴,以保持肛門皮膚完整,
 並保持肛門區的清潔,如廁後,徹底洗手,以減少感染的傳播。
若有發燒、嚴重腹痛、腹瀉頻率及量增加、大便有血、膿時,
 應盡速就醫。


本文轉載於自由時報 健康醫療版 E29(96.07.30)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