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手抖!未必是巴金森氏症,你遺失了心愛的寶貝嗎?

文�苗栗弘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官生華醫師

手會顫抖,一般人常聯想到巴金森病。近年來,由於醫學知識的廣泛報導,包括報章雜誌、電視電台,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或聽過巴金森病,也知道巴金森病會手抖。但是實際上,會手抖的人並不一定是巴金森病,手抖最常見的原因是一種叫本態性振顫的疾病。

所謂本態性,包括有兩種意義,一是原因並不清楚,二是和個人體質有很大的關係。大約有一半的患者,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也有同樣的問題。

本態性振顫,年齡愈大者發病率愈高。絕少是在小孩階段發病,通常較年輕發病者都在廿歲左右,四十歲以上的人高達百分之五左右有此毛病,大約是每廿人中就有一位患者,可以說是相當常見的疾病。

本態性振顫,跟巴金森病的差異,主要在於顫抖發作的時機。巴金森病患者在休息狀態就會手抖,而本態性振顫患者休息狀態則不會手抖,要在手有特定的動作或姿勢時,才會手抖,像是拿筷子、端碗、寫字等等。

另外,除了手之外,巴金森病也會有頭、腳顫抖,本態性振顫則絕少有腳顫抖的情形。本態性振顫也會有頭顫抖,但是本態性振顫的頭顫抖是左右搖動,巴金森病則是前後搖動。

此外,巴金森病除了顫抖以外,還會有肢體僵硬、步行困難等症狀,本態性振顫除了顫抖外,沒有其他症狀。

本態性振顫除了顫抖會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外,對身體並無任何不良影響,所以在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的情形下,可以不考慮治療。治療主要是減輕顫抖的症狀,最常使用的是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這種藥物在氣喘患者有誘發發作的危險,要特別注意。

如果只是偶爾會影響到重要工作,不一定要每天服藥,可以考慮在重要日子或事件前三天左右開始服藥。另外濃茶和咖啡會加重顫抖症狀,應避免。緊張的時候,顫抖也會加劇,所以自我訓練如何放鬆心情也很重要。

除了本態性振顫和巴金森病外,有些甲狀腺疾病和周邊神經病變也會有顫抖症狀。在確定診斷前,應先考慮是否有這些可能。如果有常心悸、腹瀉、流汗等症狀,可能是甲狀腺疾病;如果有手腳乏力或是手腳麻木症狀,則可能是周邊神經病變。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