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腹部主動脈瘤終於有機會接受較溫和的手術治療方式!

文�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血管外科 袁明琦主任

主動脈也就是身體上的大血管,由心臟開口出發,一體成型,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降主動脈及腹部主動脈等。其動脈血管結構如木板夾板一般,乃由三層結締組織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結構。在正常狀態下,主動脈內壁平滑且具有彈性,可承受一般血液流動及輕微壓力撞擊。

主動脈主要是身體的重要高速公路,而每一個交流道就是要負責支配身體各個組織的分支血管;例如主動脈弓管轄區域就有重要分支血管負責腦部血液循環及雙手血液之供應;而腹主動脈區則負責腹腔內各個器官及腎臟的血液供應。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當病患有長期抽煙,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臟血管疾病,血管內膜會產生病變,脂肪類的雜質囤積在血管壁上,使動脈硬化,血管壁變脆弱、無彈性,久而久之,因為血流壓力,血管壁如吹氣球般向外膨漲、變形,此變形之血管部分稱為「動脈瘤」。動脈瘤雖然不是癌症,也不像癌症般恐怖,但若忽略其存在,仍會造成致命性的危機。當血管膨漲到極限時會隨時破裂,導致體內瞬間大出血而休克死亡。

主動脈在腹部肚臍附近會一分為二,由2∼3公分管徑縮小為1∼2公分管徑,各自將血液帶到雙腿,在此處稱為腹主動脈。由於血管管徑差異產生血流壓力差,此處容易產生病變,向外膨漲變形,也是動脈瘤最常好發之處。

腹主動脈瘤常見於一些高危險群血管疾病患者,如高齡(50∼60歲以上),男性罹患機率約為女性四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病患及抽煙者。此類血管瘤多無症狀(僅偶爾出現腰酸、背痛、腹漲等情形),常是在體檢或意外發現腹部有一跳動性腫塊而被診斷;如未注意,常因血管突然破裂,大出血死亡,故血管瘤又號稱為循環系統之「隱形殺手」。

傳統腹主動脈瘤手術病患必須接受深度全身麻醉,腹部正中切開,手術時間長,傷口疼痛及手術後腸胃道排氣不順等因素,致恢復期較慢,對高齡或高危險群患者手術後併發症風險相對提高。

五年前,我國曾有機會與國際同步發展改良動脈瘤手術之危險性,以「內視人工血管支架」治療腹主動脈瘤。此法採雙側鼠蹊部微小切口,在局部或半身麻醉下,將支架植入血管內,將病變血管瘤與正常血管間阻隔開來以達到治療效果。手術若順利進行,病患無需住進加護病房,手術當天即可進食或下床走動,平均住院天數僅需4∼5天,不但傷口美觀,手術舒適性及術後復原方面都與傳統手術有天壤之別。

無奈礙於國內種種法規及研究經費不足,我國患者及醫界僅能觀望此新科技在國際間的發展及進步,而無法積極參與造福病患。上個月,衛生署終於審查通過相關法規,病患終於可於國內接受此項技術及治療法。由於此先進治療方式並非健保給付項目,花費約需40萬新台幣,因此在考慮接受此項治療方式前,務必找專業且有經驗之醫師及醫院,免得花錢是小,但若身體受到更多不必要之傷害,那就得得不償失了。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