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通不通有關係─談「視網膜靜脈阻塞」關心高危險群!

文�書田眼科診所主治醫師 吳仁斌

視網膜靜脈阻塞乃是僅次於糖尿病,會影響眼底視網膜的血管疾病。在構造上,視網膜本身位於眼球後方,就像相機的底片。沒有好的底片,拍不出高品質的照片;所以視網膜受損,也無法得到好的視力。平時,視網膜的血液循環中,動脈運輸血液,經過微血管,提供養份和氧氣給視網膜,再經由靜脈流回心臟。當靜脈的某位置發生阻塞時,壓力會回溯到微血管,造成視網膜出血及液體滲漏。就像下水道阻塞時,髒水會回流到地面。

依照其阻塞的位置與影響範圍,可分為:
(1)分枝靜脈阻塞:影響視網膜面積,可達到1/4甚至1/2。
(2)中心靜脈阻塞:影響整個視網膜。

基本上,罹病的男女比例差不多,主要在大於50歲,尤其60∼70歲的人更多。致病的危險因素,就如同中風或心臟血管疾病一般,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抽煙…等。青光眼也是常被提及的危險因素。其他一些血液疾病或異常炎症亦可能導致,所以,一經診斷有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患者,眼科醫師常會請患者至內科或家庭醫學科作進一步身體評估。

由於分枝靜脈阻塞與中心靜脈阻塞在診斷、處理及預後上仍有許多不同,以下便分開討論。

一、分枝靜脈阻塞:

被阻塞的區域,會有水腫、出血及血管擴張的現象,被阻塞的越厲害,情形便越嚴重。其影響視力的併發症,主要有以下三項。

 ☉黃斑部水腫:黃斑部乃是位於視網膜正中央,對視力能否達到1.0
  有決定性影響的區域。一旦靜脈阻塞的範圍波及黃斑部,視力會變
  差,部分視野也會看不見。
 ☉黃斑部缺血:黃斑部會逐漸壞死,造成中心視力喪失且不可回復。
  有時黃斑部表面形成瘢痕組織,看東西會變形。
 ☉新生血管:40%的人,發生缺血之後的6-12個月,會誘使一些不正
  常的血管亂長。這些新生血管管壁脆弱,其中60%的人容易造成更
  厲害的出血,嚴重者甚至拉扯視網膜,造成視網膜剝離,有完全失
  明之虞。

這些併發症,我們可藉著螢光眼底攝影,由血管打入螢光顯影劑並攝影,觀察血管滲漏或缺血的情形,作為雷射治療的參考。不過,分枝靜脈阻塞剛發生時;瀰漫性的出血會掩蓋攝影的判讀結果,所以需等一至三個月後,血塊稍微消退時再作攝影較有幫助,患者亦應耐心配合等候。

而治療上,目前在藥物方面並無顯著成效,對於黃斑部水腫及新生血管等併發症,如能早期發現,則可藉著雷射治療穩定視力並降低進一步後遺症的機會。

二、中心靜脈阻塞:

由視網膜出血的情形,配合螢光眼底攝影的判讀,可將中心靜脈阻塞分為缺血型及非缺血型兩類。

 ☉缺血型:由於發生大規模的缺血,會併發眼球前半部的虹彩構造,
  也產生新生血管。進一步造成眼內液體(房水)流通受阻,眼壓會
  升高,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僅視力嚴重下降且會疼痛,甚至
  眼球萎縮。如能早期發現,配合雷射治療,可避免走上不歸路。
 ☉非缺血型:部份研究顯示,使用雷射打通另一個管道,使血流暢通
  ,有實質幫助,但其整體效益及安全性仍有待觀察。

整體而言,視網膜靜脈阻塞隨著其阻塞的部位與影響的範圍大小,對視力有不等程度的侵襲。高危險族群的人,包括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青光眼等患者,一旦有視力模糊或視野變化,應儘速就醫。如能早期發現,雷射治療可針對一些併發症,加以處理,使傷害減少到最低。
本文作者:吳仁斌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