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怎樣抗癌最有效:沒有一個人可以免除它的威脅!

文�高雄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 王玉祥

腫瘤細胞實際上皆由正常細胞轉變而成,腫瘤細胞異於正常細胞之處乃是有過度增生現象,並失去控制正常生長的机制,無分化成熟的能力,正常細胞代謝衰老死亡程式亦消失,故腫瘤實際是生長失控老不死的細胞群,此特性之來源乃來自細胞核內遺傳訊息的改變,可直接或間接促使正常細胞有上述異常變化者稱為癌原,癌原來自人類生活周遭的環境,主要有化學物、病毒、輻射、紫外線等,經由不同的途徑進入我們賴以為生的維生物內,如食物、空氣、水源、土壤中。

癌原包括砷、苯、錳、鎳、石綿、鎘、甲醛、四氯化碳、石化類產品、煙草等,故生活在以工業為主的都市人們,無可避免必然會接觸到癌原,然而癌原可分為直接癌原間接癌原,直接癌原本身即對細胞有變異性,而間接癌原須經人體代謝後的產物才具危險性,因此間接癌原致癌性與個體代謝息息相關,所以又受年齡、性別、種族、生活型式、飲食習慣、免疫狀態、代謝酵素等因素影響,又癌原致癌性與接觸劑量,時間長短有關,人們亦可能同時接觸多種癌原,其間又會有交互作用。因此人體臨床腫瘤生成確定為多因素的綜合結果,除有外在環境因素影響外,尚有內在生物因子的作用。

腫瘤形成約略需經三個時期,依次為觸發期、促進期、進展期。正常細胞一旦遭受某種程度觸發劑影嚮,即會產生不可逆性的傷害,一般癌原即具觸發劑作用,癌原作用時間迅速短暫,常常單發性接觸即足以觸發其效應,其後而來的促進期則有與觸發期恰恰相反的特性,因促進劑效應必須持續長期多重作用,且有閥值的限制,更具可逆性,不持續的促進劑作用將無法導致腫瘤形成,一般癌原同時兼具促進劑效應,或非癌原物質如酒精、煙草、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石綿、動情素荷爾蒙等為常見致癌促進劑,當促進期完成,異常細胞族群已成形,即進入不可逆的進展期,其間腫瘤細胞添具失控增殖性,侵犯性及轉移性,真正發展成惡性腫瘤。

既了解腫瘤形成有賴多因子作用的綜合結果,其間可以阻斷其危險因子而達到防癌目的,一般由於觸發期短暫不可逆,人類一生中幾乎無可避免腫瘤觸發劑的接觸而使某些細胞進入腫瘤觸發期,可幸可逆轉而漫長的促進期則是防癌的寄望所在,其間若能使促進期阻斷不前,即可使腫瘤無法生成,故避免體重過重、低脂肪飲食、避免病毒接觸、不吸煙、不酗酒、不嚼食檳榔等行為即可阻斷促進劑的接觸,有助於防癌。

目前醫界認為可能對各類癌症有效的保護因子,包括維他命A、C、D、E、貝他胡蘿蔔素、多種微量元素、硒、鍺、鈣、鋅等,美國腫瘤學會近年極力提倡低脂肪高纖維食物是防癌的強力保護因子,鼓勵人們每日攝食脂肪量應佔當日總熱量的百分之廾五以下,每日多攝食水果蔬菜,倡導每日食用五次含水果成分的食物,勸民眾食用土司時以塗抹果醬取代牛油,零食以乾果,水果乾取代薯片,甚至以新鮮水果作為零食。

由於腫瘤形成屬多因素,其間並有相互作用,以人體新陳代謝的複雜程度,人體試驗以尋求防癌保護因子極為困難,故上述多種防癌保護因子的效果至今尚無法完全臨床証實,所知多經由動物實驗及活體外試驗獲得,是否完全適用於人体並尚有待証實,故癌症防治之路尚待克服。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