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順風耳最怕「全民音檢」,聽力檢查的思維認知!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耳科主治 廖文輝醫師

聽與說,是目前人類最為快速、最有效率的一種溝通方式;尤其近年來手機的流行趨勢,更可以顯示「聽覺」的重要性。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著把你的電腦音效卡關掉,瞬間你就會發現你的視訊系統或影像電話,不再有那樣神奇的溝通效果,因為你根本無法得知對方在說什麼?或許有人會說,使用文字來溝通呢?雖然較為精確,但是要用書寫或輸入時,其速度並非很快;那麼使用手語或肢體語言來溝通呢?雖速度較快,但其內容及準確性並非很高。因此,最好溝通方式,必須仰賴良好的聽覺系統,臨床上要評估聽覺系統的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即是做項「聽力檢查」。

以往對於聽力檢查的忽視,可以從一般民眾及學生入學的「健康檢查」看出端倪:一種情形是根本就沒有聽力檢查的項目;另一種的情形是僅以一個音叉(可能高音頻或低音頻),輕輕敲一下,然後放於受檢者右邊及左邊,再詢問是否有聽到聲音?如此即完成聽力的檢查,以現今耳鼻喉醫師們的專業精神,能容許這樣的情形再繼續下去嗎?因此我們對於聽力檢查應有新的思維及認知:

 一般健康檢查,聽力檢查應列為必須的項目,如同視力檢查一
  樣重要。

 聽力檢查應有量化的觀念,即是測試各種不同頻率的聲音含低
  、中、高音頻,及其各音強反應,一般至少需四至六個頻率的
  純音測試,不能僅以音叉敲擊一下,或簡易口語測試來代替。

 應讓民眾充分了解聽力檢查的重要性,因為耳鳴及一些高頻音
  受損,常常是突發性耳聾的先兆。

 指導民眾認識聽力檢查的結果,即看懂聽力圖,進而更加珍惜
  及重視自己的聽覺。

臨床上聽力的檢查以純音聽力檢查為最常見及主要項目,其中包括兩項重要參數頻率和音強(音量強度);因為我們人類的聽覺,對於各種頻率的聲音會有不同的音量強度反應。雖然人耳可以聽到的頻率範圍是20赫茲到20k赫茲,但我們測試聽力時,以語音的音頻為基準即可,包含有低頻(250、500 赫茲)、中頻(1K、2K赫茲)、高頻(4K、8K赫茲),即給予六個頻率的純音測試,其音量強度則以聽閾值分貝(dBHL),從0分貝到120分貝。

最近修訂所謂聽障的程度,是以頻率500、1K、2K、4k赫茲四個頻率的平均音強值為其平均聽閾值,來決定聽力受損的程度,可分成以下六個階層:

 正常聽力:平均聽閾值損失小於25分貝。
 輕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介於26∼40分貝。
 中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介於41∼55分貝。
 中重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介於56∼70分貝。
 重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介於71∼90分貝。
 極重度聽力損失:平均聽閾值大於91分貝。
 而聽覺殘障的標準:是以優耳聽力損失在55分貝以上,
  即其「雙耳」皆要已達到中重度聽力損失的程度以上,
  並非只有單耳達到而已。

當然為了達成「全民聽檢」的目標,健檢中心或一般民眾,應該需要有量測聽力的簡易聽力計;因此價格合宜、量測精準、操作簡易、甚至易於攜帶的電腦數位聽力計,正是我目前每日絞盡腦汁在設計中的產品;目前此種聽力計的原模組已經完成,再微調一些特殊的功能及按鈕,即可與各位順風耳前輩分享成果。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