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食物中毒高峰期來臨!夏日食物保存要小心

炎炎夏日到來,近日來的溫度也屢屢破歷史新高,依據歷年統計資料顯示,5~10月為食品中毒發生之高峰期,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您,高溫且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各種微生物之生長,若食品烹調及保存不當,則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

圖片來源:by Ambro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為防範食品中毒的發生,食材購買後應儘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且食材購買不過量,避免過多的食材儲存於冰箱,導致冰箱冷卻效果下降,造成微生物孳生;同時調理食品前後應澈底洗淨雙手,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餐點烹煮不過量,若未食用完畢,也應避免在室溫下貯存過久,應儘速放入冰箱,並儘早食用完畢。

生魚片、生蠔等海鮮水產品是許多民眾盛夏時節食用之菜餚,若生食來自受污染水域的海鮮水產品,則有可能造成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食品中毒之發生,食藥署提醒您,切勿因追求口感而忽略生食之風險,食用前更需澈底加熱,以避免食品中毒之發生。

台灣氣候高溫潮濕,若未留意飲食衛生安全原則,可能提高食品中毒發生之機率。因此調理食品應謹守「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澈底加熱」之五要原則,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之發生。食藥署呼籲,若發生疑似食品中毒事件時,應儘速就醫,並配合衛生單位調查,以釐清食品中毒發生原因。
本文作者: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