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年輕也會得到糖尿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近期新診斷、治療3位年約二、三十餘歲正值青壯年的糖尿病患者,他們共同特徵是肥胖,BMI均超過30。

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侯冠廷說,糖尿病是最常見的內科疾病之一,其傷害全身心血管系統甚鉅。慢性併發症包括大血管病: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及週邊動脈阻塞。小血管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等。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較非糖尿病者減少約十年,並有較高風險發生失明、洗腎及截肢。

圖片來源:by Witthaya Phonsawat from FreeDigitalPhotos.net

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本來即隨老化增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輕族群的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隨著時代進步,反而有增加情況。例如日本學齡兒童調查及泰國兒科醫學中心研究均證實此點,且此發生率的增加與同年代孩童及青少年肥胖比例增加相應。台灣健保資料庫研究也發現,20~39歲年齡層的男性,發生率有增加趨勢。

侯冠廷指出,從病理生理學的角度而言,肥胖是糖尿病產生的溫床。世界衛生組織對於預防或延後第二型糖尿病有如下建議: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避免抽菸。肥胖一旦發生,就是該檢視自己生活型態各方面的時機。

當符合BMI≧24 kg/m2或腰圍男≧90cm / 女≧80cm的條件,只要再有一個危險因子(一等親罹患糖尿病、高血壓、臨床表現胰島素阻抗、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5 mg/dl或三酸甘油酯≧250 mg/dl、多發性囊泡卵巢症候群、生產 4 kg 以上嬰兒,或曾診斷為妊娠性糖尿病、曾罹患心血管疾病、缺乏運動),建議每三年接受糖尿病篩檢,不論年齡。

侯冠廷提醒民眾,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肥胖為警訊。建立良好生活型態,遠離醫師,自己的壽命與晚年生活品質,由自己掌控。
本文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新陳代謝科 侯冠廷 主治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