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壢新南桃園社區醫療群」全台首創雙主治醫師

健保給付縮水+總額管控  轉診霧颯颯

由於現行健保給付制度,導致多數診所、醫院都把患者握在手中,演變成基層診所與醫院間相互競爭的現況。而當基層診所的患者遇到急重症疾病時,基層診所與醫院間雖有建立轉診制度,往往僅為單向轉介,並無建立良好的雙向合作模式,導致患者的診療狀況無法延續。

當診所患者透由轉介至醫院就醫時,更因診所與醫院間患者病歷無法共通,導致醫院診療需重頭來過,患者狀況難掌控,且患者轉診到院更缺乏立即性的照顧;而後續診所對於患者到院的醫療處置全然不知,導致無法進行後續患者追蹤,將可能產生患者有去無回的狀況發生,讓患者整體醫療品質難維持,更造成基層診所與醫院之間的嫌隙。

打破醫院、診所藩籬  建立完善轉診制度

在台灣,診所、醫院轉診制度始終建立不起來,更難達成雙向轉診的模式。透過社區醫療群的建立,打破基層醫師單打獨鬥的局面,同時開啟醫師和醫師、基層診所和醫院的合作模式,建立醫院診所間的正向關係,並提供民眾整體性醫療服務及長期照護。患者若經診斷需轉診治療,可透過診所醫師轉介至最適切的醫院科別就醫;住院時,診所醫師同時可至醫院探訪;出院後,患者將轉由診所持續進行追蹤治療,因此有完整的配套服務,提升民眾醫療品質。民眾若於半夜或未看診的時間發生緊急狀況,社區醫療群設有24小時提供的緊急電話諮詢服務,一旦病人發生緊急狀況時,就能立刻打電話諮詢,尋求解決之道,更能確保需要諮詢的患者,每次都能獲得適當的服務。

為了落實雙向轉診制度、提高社區醫療群的效能,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副部長陳聲平指出,壢新建立台灣少有的網路雙向資訊平台。基層診所醫師可透過 網路查看病人在醫院的診療紀錄,醫院如遇診所轉診的患者,更可透過平台了解患者過去的用藥紀錄、過敏史,以把握診療的黃金時間。除此,壢新更首創「雙主治醫師制度」,除了診所醫師到院探訪外,壢新更會安排診所醫師利用中午空檔到院內看診,更會委請診所醫師與院方主治醫師同時判讀檢查報告,提供患者雙重服務及更完整的診療建議。當患者返回社區後,診所醫師亦可持續追蹤、掌握病人病程進展,提供患者連續性的醫療照護。

陳聲平醫師進一步提及,有位患者因意外膝蓋受傷至診所求醫,診所醫師建議應轉至醫院急診,首先透過雙向資訊共享且完善的轉診制度,當患者抵達醫院時,院方早已獲知患者病況,更同時已與診所醫師取得治療共識,透過雙主治醫師的討論,已事先安排手術,整體大幅縮短診斷及判讀的治療黃金時間。而完善的轉診制度,除了讓治療具延續性外,更讓原本對突發意外手足無措的患者及家屬對於現況備感安心,亦感受到醫療的溫暖。完善的轉診制度,不僅只是醫療服務品質的提升,醫病的同時更撫慰人心。

壢新醫院2002年迄今 努力推動台灣社區醫療

5/16研討會聚焦健保給付、醫療群實行制度 邁向院診互助理想國,早在2002年多數人尚無社區醫療概念時,壢新醫院為台灣首家朝向社區醫療發展的醫院,而後隨著醫療群的推動,至2014年6月全台已有389群,總計約有200萬民眾受惠,而壢新醫院在南桃園地區設有6大醫療群,共38家診所、40位醫師協同合作。陳聲平醫師說明,主要醫療群的家庭醫師希望能成為民眾社區內的好鄰居,能幫助民眾解決健康問題,更希望能讓民眾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更能預防疾病。

5月16日財團法人聯新文教基金會所辦理「醫院與診所共同照護模式」研討會,邀請政府、醫界、學界共同參與,會中以健保給付制度、醫管觀點、基層診所、社區安寧等多角度探討醫院診所照護模式。會中針對健保給付制度應以論人計酬、美國ACO整合醫療制度或以他國執行方式作為借鏡仍有諸多討論。政策及給付制度改變仍需多面向的思考及審核,只是無論何種制度施行,主要都是希望能為民眾創造更完善的醫療服務,並同時建立院診間的正向循環。身為台灣社區醫療最積極的推動者-壢新醫院,未來亦會持續發展完善的社區照護,更會提升自身雙向轉診資訊平台設立,讓患者能享有更便利的資源,同時醫師也能即時追蹤、查看轉診病患檢查結果,以建立南桃園完整醫療網;同時更呼籲醫界一同響應,共同為人民健康努力。
本文作者:受訪醫師: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副部長 陳聲平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