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冠心症的預防保健

近年來由於社會進步,飲食及生活型態之改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在臺灣有大幅的增加。去年心臟疾病占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且發生的年齡不斷往下降。中年的社會菁英突然因心臟病猝死,在新聞報導時有所聞,2007年2月24日,48歲的藝人馬兆駿因心臟病發作死亡,2007年3月4日,主播廖筱君36歲的弟弟打籃球時因心臟病突發猝逝;2008年5月10日,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先生於登山時因心臟病發猝死。由此可知猝死是冠心症的重要臨床表徵之一。

為什麼心臟病總是突然發作,讓人措手不及呢?據統計有將近50%的冠心症病患第一次出現症狀就是以急性心肌梗塞來表現。從病理學發現心臟病發作(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發生的機轉,主要是血管壁上不穩定動脈硬化斑塊突然剝落而產生急性血栓形成,造成冠狀動脈阻塞或嚴重狹窄。所謂不穩定動脈硬化斑塊,是指粥樣斑塊內含有大塊脂肪的核心,而覆蓋在上面的纖維組織卻很薄,周圍有許多發炎細胞,此時通常沒有造成很嚴重的阻塞,也就是說這些病灶在平時可能不會產生症狀,可是它很脆弱不穩定,容易突然剝落而引發急性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造成突發性心臟病發作。所以無症狀不代表沒有心臟病,尤其是高危險群病患宜緊記在心,不可掉以輕心。

冠心症的病因來自於動脈硬化所產生的粥樣斑塊,可是誰的動脈硬化斑塊是屬於不穩定的斑塊呢?從研究得知動脈硬化的起因是發炎反應,有許多種危險因子都可以誘發這種發炎反應,危險因子愈多,發炎反應愈嚴重,斑塊也就不穩定。心臟病的危險因子有所謂傳統的危險因子及新興的危險因子。傳統的危險因子包含有:性別、年齡、遺傳、抽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新興的危險因子主要是指肥胖及代謝症候群。其中性別、年齡、遺傳是先天性危險因子,這是我們無法選擇與控制的,心血管疾病盛行率,男性在50歲以前發生機率比女性高約3: 1,但過了50歲後,男女就變得一樣,男性由於沒有雌性賀爾蒙地保護,較早發生動脈硬化,只要超過40歲,就進入心臟病容易發生的危險期。

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中廣形腹部肥胖、抽煙則屬於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從研究得知糖尿病病人的預後和已有冠心症但沒有糖尿病的病人的預後是一樣地,所以目前已將糖尿病病患視同為已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從流行病學的研究得知所有冠心症的病患中,有將近百分之40病患總膽固醇值是在正常值以下( < 200 mg/dl)。

所以單以總膽固醇來預測及解釋冠心症,將會遺漏許多冠心症病患,而醫界發現肥胖,血脂肪代謝失常(高三酸甘油脂、低的高密度膽固醇),血糖升高,血壓偏高等危險因子時常同時一起出現,且危險程度就增加,所以有了代謝症候群的診斷,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年公佈的國人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為下列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可判定:

(一) 腹部肥胖:男性腰圍大於等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

(二) 血壓偏高:收縮壓大於等於130毫米汞柱壓或舒張壓大於等於85毫米汞柱壓,或高血壓使用藥物治療。

(三)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00 mg/dl 或以前已診斷為糖尿病接受治療。 

(四) 三酸甘油脂大於等於150 mg/dl。 

(五) 高密度膽固醇過低:男性小於40 mg/dl, 女性小於 50 mg/dl。有了代謝症候群的人會增加3倍得到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增加5倍得到糖尿病的機會。

預防重於治療,由以上得知大多數心臟病發作是因為動脈硬化血管壁發炎嚴重所造成,要想減少心臟病發作,就必須減少動脈硬化及血管壁發炎,使斑塊穩定及減少斑塊負荷。要達到以上目標,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控制危險因子(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所謂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包含下列五項:

(一) 戒菸,不抽煙。

(二)每天運動,如輕快散步、騎腳踏車或游泳30-45分鐘。

(三) 吃的健康: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多吃綠色蔬菜及水果。

(四) 減重、維持理想體重。 

(五) 不可過量飲酒 (可適度飲酒,每天酒精的攝取量不要超過20公克,若不飲酒的人,並不建議飲酒 )。

要達到健康的生活習慣可說是知易行難,許多人寧願吃藥也不想改變生活習慣,殊不知如果不實踐健康的生活習慣,即使規則服用藥物,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效,不可不知。所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就好像蓋房子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穩(生活習慣不好),房子就容易倒(心臟病發作)。最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藥物治療當然也非常重要,應該和醫師配合控制好。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