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皮內針

什麼是皮內針?
簡單講皮內針是指針刺時不需要深入穴道內,僅僅刺於皮下,不需要有傳統針灸的針刺得氣感的一種針灸療法。其來源於古代的淺刺類針法,例如內經中提到的毛刺、浮刺、揚刺等演變而來。

使用的針具有何不同?
一般皮內針較細,長度由3-10mm不等,針柄呈圓形與針身垂直,如此進針時才能平行於皮膚表面淺刺而入,圓形針柄設計則讓進針或起針時容易使用夾子或鎳子固定夾住,亦有如圖釘式設計,比較常用於耳針;也有人使用一般28-32號的針灸毫針來放入皮下。

皮內針的治療原理
中醫經絡除了較深層的經脈與絡脈之外,皮膚淺層的皮部也是經絡系統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人體經脈如同灌溉水利系統一樣,從水庫的疏洪道一直到各農田的溝渠都是氣血運行的道路,從人體器官至手足末稍皮膚表面都是氣血必須達到的地方,只要某一環節出問題,不論是氣血不足或氣血阻塞都會造成疾病,也就是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道理,而皮內針療法就是在這基礎上,運用刺激淺層皮部經氣來影響深層經脈氣血而達到治療效果。

與傳統針灸治療有何不同?
傳統毫針比較粗,是直接刺入組織以刺激穴道,針感較強;皮內針是淺刺於皮下,針身較短且細,刺入時幾乎沒有痛感,又因為只是刺入皮下沒有進入肌肉層所以可以長時間留針,不會因為肢體活動而有阻礙或產生痛感。

皮內針的適應症
適宜久留針的有慢性頑固性疾病,和經常發作的疼痛性疾病。例如:頭痛、偏頭痛、胃痛、睡眠障礙、月經不調。各種因為職業或運動引起的肌肉韌帶疾病如:網球肘、媽媽手等

皮內針注意事項
1.在醫師扎完皮內針後,護理人員會在扎針處貼上紙膠固定,因皮內針尾端有一小圓環,故可安全的留在皮膚上,所以不必擔心皮內針會整支跑進皮膚內。
2.皮內針可留在皮膚內2-3天,這段期間仍可碰水、洗澡,如病情需要可以在扎針處輕微按壓以加強療效但不宜在扎針處用力搓揉,如果紙膠自行滑落,而皮內針仍在皮膚上,可以自行在扎針處貼上紙膠固定。
3.扎完皮內針回家後,如在扎針處有刺痛或不舒服的感覺,則可自行或請他人拔除並回來複診。
4.一般關節附近不宜埋針,因活動時會引起疼痛。胸腹部因呼吸時會活動,亦不宜埋針。

病例介紹
1.一名實習老師因長期打電腦準備教案導致肩頸酸痛甚至嚴重時會引起頭痛頭暈,針灸治療後會緩解改善酸痛症狀但是2-3天後又症狀復發,於是在病患兩側肩部的肩井穴、曲垣穴附近放置皮內針,每次留針3天,可以讓治療效果持續,病患肩頸酸痛與頭痛程度獲得減輕。

2.一名退休老師喜歡種花種菜,長期下來導致右側肩部肌肉僵硬酸痛牽引至右手肘外側,有時會麻到右手大拇指,每次刺絡放血拔罐或針灸治療都可以緩解,但隔1-2天只要工作就又復發,於是在病患右肩後肌肉按痛點與右手肘手三里穴附近多處留置皮內針,每次留針3天,酸痛程度獲得改善。
本文作者:新營醫院中醫科 何裕鈞主任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