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舒緩
醫學名詞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愛滋病就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AIDS),是一種經由性行為傳染、血液傳染或母子垂直傳染的疾病,是可以預防的。此症是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俗稱愛滋病毒)所引起的。此種病毒可侵犯並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人免疫機能減低,身體抵抗力降低,導致病毒、細菌、黴菌、原蟲等可輕易侵入人體,而引起各種伺機性感染;或發生與免疫有關的癌症,最後導致死亡。
愛滋病自1981年首度於美國「疾病與死亡週報」報告,至2006年12月底止,依UNAIDS(聯合國愛滋病組織)預估,2006年全球存活之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3950萬,2006年新增感染人數為430萬,2006年全球有290萬人死於愛滋病,愛滋病是世界性而非地區的疾病,因此被喻為本世紀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它能威脅人類的生命,有“廿世紀黑死病”之稱。感染愛滋病毒之後,開始沒有任何症狀或不舒服,但過了幾週,部分病患可能出現短暫性,類似“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的輕微全身性症狀,如:淋巴腺腫、脾腫、發燒、疲倦、皮膚疹、肌肉關節酸痛……等,持續約幾天或幾週,爾後大部分症狀可自然消失,而進入無症狀的感染狀態,即所謂潛伏期。潛伏期多久會發病,到目前並無定論,或半年到5年、7年、10年或更久不等。很多學者專家研究報告,有15∼20%感染者在5年內發病,約50%在7至10年內發病,發病後在3至5年內死亡,死亡率極高。愛滋病的臨床症狀千變萬化,無固定表徵,主要視其免疫功能、抵抗力強弱,感染到何種病菌,感染到身體何部位,即何種伺機性感染而定,譬如感染上肺囊蟲引起肺炎症狀,感染肺結核菌引起肺結核症狀,感染口腔念珠菌引起念珠菌症狀……等。
感染愛滋病毒到抗體產生,平均約需6∼12週的時間,在此抗體尚未產生的時期,就是所謂的「空窗期」。目前最常用的檢體愛滋病毒抗體是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LISA)、粒子凝集法(PA)做初篩檢驗,其敏感度及特異性均高,兩次陽性反應後,再以西方墨點法(Western Blot)做確認試驗,以減少偽陽性反應。另外尚有病毒的培養或核甘酸測試法等種種檢驗方法。
愛滋病的治療,有三方面:
(一)針對愛滋病毒,目前臺灣已用雞尾酒式混合療法藥物,可以控制病情,延緩發病時間,但均非根治之藥物。其副作用相當大,近年則因藥物研究之發展進步,藥物副作用已漸改善。
(二)伺機性感染的治療。
(三)心理上的輔導及支持性療法,補充體力,以減輕症狀和降低痛苦。

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愛滋病的病因,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俗稱愛滋病毒),屬於人類反轉錄病毒的一種,目前可分兩型即HIV-1型及HIV-2型。愛滋病毒為球狀20面體,直徑約為1,000A;最易受愛滋病毒感染侵犯的宿主細胞為T4淋巴細胞,其他如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血管內皮細胞、B淋巴細胞、腦細胞、腸粘膜細胞亦可能被感染。
Loading…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