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七

盤龍七
    別名

    盤龍七別名

    石白菜、地白菜、大盤龍七
    主治

    盤龍七主治

    急慢性腸胃炎,浮腫,崩漏(月經不正常,大量出血或持續出血不停),白帶(女性私密處流出白色分泌物),淋症,痢疾(腹瀉),黃水瘡,禿瘡,疥癬(皮膚病徵狀)。
    功效與作用

    盤龍七功效與作用

    補脾健胃,收澀固腸,除濕利水,活血,鎮咳,抗菌,抗潰瘍。
    用途分類

    盤龍七用途分類

    收澀藥(斂肺澀腸藥)
    用法與用量

    盤龍七用法與用量

    內服:6~9克,煎湯。外用:研磨成末調敷於患部。
    禁忌

    盤龍七使用禁忌

    尚不明,謹慎用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或哺乳期間皆可適當食用。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盤龍七的基原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植物秦嶺岩白菜Bergenia scopulosa T.P. Wang之乾燥根莖。

    盤龍七的拉丁生藥名

    Rhizoma Bergeniae Scopulosae

    盤龍七的性味與歸經

    味澀,味微苦,性平,歸脾經,歸肝經,歸膀胱經,歸肺經

    盤龍七的化學成分

    岩白菜素。

    盤龍七的性狀

    褐色近圓柱形,直徑2.5~4公分,密被褐色鱗片及殘存葉鞘,細根痕棕紅色。斷面略粉性棕紅色或粉紅色,近邊緣有一圈點狀維管束環列。氣微,味澀、微苦。

    盤龍七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

    盤龍七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全年均可採挖,去除葉鞘、鬚根和雜質後洗淨,切片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蟲蛀。

    盤龍七的產地

    生於海拔2500~3600公尺濕潤的峭壁石崖縫隙中。分布於陝西。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