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

苦楝皮
    別名

    苦楝皮別名

    川楝皮、楝木皮、楝皮、楝根皮、苦楝根皮
    主治

    苦楝皮主治

    蛔蟲、蟯蟲病,蟲積腹痛,疥癬(皮膚病徵狀)瘙癢,肉毒中毒,曼氏血吸蟲病。
    功效與作用

    苦楝皮功效與作用

    驅蟲,療癬,抑制呼吸中樞。
    用途分類

    苦楝皮用途分類

    驅蟲藥
    用法與用量

    苦楝皮用法與用量

    內服:4.5~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磨成末調敷於患部。
    禁忌

    苦楝皮使用禁忌

    弱及肝腎功能障礙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均慎用。亦不宜持續和過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性,服藥中毒後可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嚴重中毒,可出現內臟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樞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方劑

    處方內有苦楝皮的中藥方劑

    化蟲丸膽道蛔蟲湯

    苦楝皮的基原

    楝科(Meliaceae)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之乾燥樹皮及根皮。

    苦楝皮的拉丁生藥名

    Meliae Cortex

    苦楝皮的英文名

    Chinaberry - Tree Bark

    苦楝皮的性味與歸經

    味甘,性寒,歸胃經,歸脾經,歸肝經

    苦楝皮的化學成分

    苦楝素、川楝素、苦楝酮、苦楝內酯、鞣質。

    苦楝皮的性狀

    樹皮槽狀或捲筒狀。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黃白色。斷面纖維性層片狀。無臭,味苦。根皮不規則條塊狀、捲筒狀、槽狀、厚2~3毫米,木栓層鱗片狀,剝落後磚紅色。

    苦楝皮的藥用部位

    乾燥樹皮及根皮。

    苦楝皮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春、秋季剝皮後晒乾,或去除粗皮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苦楝皮的產地

    生於疏林潮濕處,分布於四川、湖北、湖南。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