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吊蘭

石吊蘭
    別名

    石吊蘭別名

    黑烏骨、石豇豆、石澤蘭、小澤蘭、岩豇豆、岩石茶
    主治

    石吊蘭主治

    咳嗽痰多,痰核瘰癧(淋巴腺結核)。
    功效與作用

    石吊蘭功效與作用

    化痰止咳,軟堅散結。
    用途分類

    石吊蘭用途分類

    祛痰藥(溫化寒痰藥)
    用法與用量

    石吊蘭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於患部;或煎水外洗。
    禁忌

    石吊蘭使用禁忌

    尚不明,謹慎用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石吊蘭的基原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 Maxim.之乾燥地上部分。

    石吊蘭的拉丁生藥名

    Lysionoti Herba

    石吊蘭的英文名

    Few-flower Lysionotus

    石吊蘭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溫,歸肺經

    石吊蘭的化學成分

    石吊蘭素(內華達素, nevadensin)、黃酮類、揮發油。

    石吊蘭的性狀

    莖淡棕色或灰褐色圓柱形,長25~60公分,直徑0.2~0.5公分,斷面黃綠色或黃棕色,中心有空隙。葉輪生或對生,灰綠色~灰棕色披針形~狹卵形,長1.5~6公分,寬0.5~1.5公分,邊緣上部有齒。氣微,味苦。

    石吊蘭的藥用部位

    乾燥地上部分。

    石吊蘭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秋季葉茂盛時採割,去除雜質後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乾燥容器保存。

    石吊蘭的產地

    生於陰濕岩石壁或樹幹上,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安徽。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