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肚藤

扭肚藤
    別名

    扭肚藤別名

    白花茶、假素馨、豬肚勒
    主治

    扭肚藤主治

    濕熱瀉痢(腹瀉),食滯脘脹(食物堆積在胃腸,無法正常消化),風濕熱痺,瘰癧(頸淋巴結結核),瘡疥(為一種由疥蟎於皮膚表皮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
    功效與作用

    扭肚藤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利濕消滯。
    用途分類

    扭肚藤用途分類

    清熱藥(清熱燥濕藥)
    用法與用量

    扭肚藤用法與用量

    內服:15~30克,煎服。外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清洗患部;或研磨成末撒在患部;或搗爛敷於患部。
    禁忌

    扭肚藤使用禁忌

    性涼,脾胃虛寒者慎用,外用不可長期使用,避免起疱疹。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性涼,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

    扭肚藤的基原

    木犀科(Oleaceae)植物扭肚藤Jasminum elongatum (Bergius) Wud.之乾燥嫩莖及葉。

    扭肚藤的拉丁生藥名

    Cacumen Et Folium Jasmini Elongati

    扭肚藤的性味與歸經

    味微苦,性涼,歸胃經,歸大腸經

    扭肚藤的化學成分

    斷環烯醚苷類化合物。

    扭肚藤的性狀

    纏繞木質藤本。圓柱形莖,表面為綠棕色或淡褐色。葉為單葉對生,具膜質,葉片為卵狀披針形,葉緣圓滑,具葉柄,質脆易碎。花為聚繖花序密集頂生或腋生,帶有微弱香氣的白花。漿果為球狀,成熟呈黑色。

    扭肚藤的藥用部位

    乾燥嫩莖及葉。

    扭肚藤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夏季採收,洗淨後切成段,晒乾備用。

    扭肚藤的產地

    生於丘陵地和山地的灌叢、疏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海南、貴州。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