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枝

桑枝
    別名

    桑枝別名

    桑條、嫩桑枝
    主治

    桑枝主治

    頭目眩暈,目赤腫痛,感冒頭痛,風濕麻痺疼痛,中風半身不遂,水腫腳氣(足癬,香港腳)。
    功效與作用

    桑枝功效與作用

    祛風,通絡,鎮痛,解熱,行水氣,增強免疫,抗發炎。
    用途分類

    桑枝用途分類

    祛濕藥(祛風濕藥)、理氣藥
    用法與用量

    桑枝用法與用量

    內服:9~15克,煎湯。外用:煎水熏洗。
    禁忌

    桑枝使用禁忌

    寒飲束肺者不宜服。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桑枝的中藥方劑

    鯽魚膏桑枝虎杖湯

    桑枝的基原

    桑科(Moraceae)植物桑Morus alba L.之乾燥嫩枝。

    桑枝的拉丁生藥名

    Mori Ramulus

    桑枝的英文名

    Mulberry Twig

    桑枝的性味與歸經

    味微苦,性平,歸肝經

    桑枝的化學成分

    氧化白藜蘆醇(Oxyresveratrol)。

    桑枝的性狀

    灰黃色~灰棕色長圓柱形,直徑約0.5~1.5公分,斷面黃白色(中央白色)。氣微,味淡。粉末灰黃色。

    桑枝的藥用部位

    乾燥嫩枝。

    桑枝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5~6月採收,略晒,趁新鮮切成長30~60公分之段或斜片晒乾。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桑枝的產地

    生於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多為人工栽培。分布於中國。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