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

骨碎補
    別名

    骨碎補別名

    石毛姜、猴姜、毛姜、岩姜
    主治

    骨碎補主治

    腎虛腰痛,牙痛,齒齦出血,骨折損傷,腎虛久瀉,耳鳴,足、膝部痿弱,雞眼,斑禿。
    功效與作用

    骨碎補功效與作用

    補腎鎮痛,活血壯筋,破血止血,降血脂,強心,抑菌,促進骨頭損傷癒合。
    用途分類

    骨碎補用途分類

    補益藥(補陽藥)、活血祛瘀藥(活血止痛藥)
    用法與用量

    骨碎補用法與用量

    內服:3~12克。去毛用;或蜜拌蒸。
    禁忌

    骨碎補使用禁忌

    陰虛及無瘀血者慎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方劑

    處方內有骨碎補的中藥方劑

    回生再造丸大活絡丹

    骨碎補的基原

    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植物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之乾燥根莖。

    骨碎補的拉丁生藥名

    Drynariae Rhizoma

    骨碎補的英文名

    Fortune's Drynaria Rhizome

    骨碎補的性味與歸經

    味苦,性溫,歸肝經,歸腎經

    骨碎補的化學成分

    柚皮苷(Naringin)。

    骨碎補的性狀

    1. 根似薑而扁長。
    2. 彎曲扁平長條狀,長5~15公分,寬1~1.5公分,厚0.2~0.5公分。表面密被深棕色~暗棕色柔軟小鱗片,斷面紅棕色,維管束黃色點狀,排列成環。氣微,味淡,微澀。粉末棕色。

    骨碎補的藥用部位

    乾燥根莖。

    骨碎補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冬、春採挖,去除葉片及泥沙,晒乾或蒸熟後晒乾,用火燎去茸毛。
    2. 儲藏:置通風乾燥處。

    骨碎補的產地

    附生於樹乾或岩石上。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