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米殼

御米殼
    別名

    御米殼別名

    罌粟殼、罌子粟殼、米殼、米皮、粟殼
    主治

    御米殼主治

    久嗽瀉痢,遺精(精液自動流出體外)脫肛,心腹筋骨諸痛。
    功效與作用

    御米殼功效與作用

    歛肺濇腸,固腎,鎮痛,催眠,呼吸抑制,鎮咳。
    用途分類

    御米殼用途分類

    收澀藥(斂肺澀腸藥)
    用法與用量

    御米殼用法與用量

    內服:1~2克,煎湯;或入丸、散。外用:適量。
    本草備要:洗去蒂及筋膜,薄皮醋炒,或蜜炒用。
    禁忌

    御米殼使用禁忌

    嗽痢初起者禁用。易成癮,不宜常服;兒童禁用。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
    方劑

    處方內有御米殼的中藥方劑

    固腸湯訶子皮散真人養臟湯九仙散

    御米殼的基原

    罌粟科(Papaveraceae)植物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L.之乾燥成熟果殼。

    御米殼的拉丁生藥名

    Papaveris Pericarpium

    御米殼的英文名

    Opium Poppy Peel

    御米殼的性味與歸經

    味酸,味澀,性平,歸肺經,歸大腸經,歸腎經

    御米殼的化學成分

    罌粟鹼(Papaverine)、原阿片鹼(Protopine)。

    御米殼的性狀

    1. 一名麗春花,紅黃紫白美麗可愛。
    2. 橢圓形或瓶狀卵形,直徑1.5~5公分,長3~7公分。外表面黃白色、淺棕色~淡紫色,內表面淡黃色。氣微清香,味微苦。

    御米殼的藥用部位

    乾燥成熟果殼。

    御米殼的儲藏法

    1. 採收加工:秋季將成熟果實或已割取漿汁後的成熟果實摘下,破開,去除種子和枝梗,乾燥。

    御米殼的產地

    熱帶地區廣為栽培。分布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西。栽培於雲南、海南、廣東。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