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社交畏懼症的治療

文:精神部 陳柏偉醫師

一個婦女討厭在量販店前排隊,因為她擔心大家都在看她,雖然她知道這不是真的,但她卻甩不掉那種感覺。當她在買東西的時候,她很緊張,因為她怕有人會從天花板那面鏡子看到她。去收銀台結帳時,她嘗試著微笑,但是她發現她笑的很僵硬,跟收銀員講話的聲音也很顫抖及微弱,她覺得大家都在看她,她的自我意識及焦慮升到了半天高…。

在工作場合、會議或買東西時,有社交畏懼的人總覺得別人正在看著、瞪著,然後評斷他們;雖然他們的理性告訴他們不是真的,卻沒辦法在有人的情況下全然放鬆。他們總覺得有人以某種形式在看他們,在評斷他們,或在批評他們;有時候他們完全無法放掉這種緊張的感覺,去做點別的事。因為這種緊張感十分痛苦,所以他們乾脆遠離那種社交情況,逃避和人群接觸。

有社交畏懼的人,往往一個人過著被隔離的生活-遠離人的世界。有著社交畏懼的人,甚至有可能在附近都是他熟識的人,仍覺得緊張、覺得被評斷、覺得一舉一動都被別人觀察。他們的每一個想法,似乎都是批評性的、負面的;他們覺得他們被觀察而且批評,其他人都在對他們做負面的評論。

社交畏懼症的治療,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精神藥物治療:
針對「生理」因素進行治療。據研究顯示,社交畏懼症與腦部神經傳導物失調有密切相關。所以,適度的使用抗憂鬱劑、其他精神治療藥物,來調節腦部神經傳導物失衡的狀態,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大致而言,藥物的治療雖然快速有效,但是需經由醫師的仔細診療,才能對症下藥及避免藥物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某些精神疾病,更需要輔以心理及行為治療才能見效。

二、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家族治療等:
針對「心理」因素進行處理,需根據病患不同的需要來選擇,經由適當的心理治療或諮商的協助,可以改善性格上的缺陷或盲點,增進人際關係,緩解生活壓力。

三、治療原則:
精神醫學的進展一日千里,但是許多人對精神疾病的觀念仍停留在數十年前,甚至把精神疾病當做是一種「不名譽」的疾病,不但使得患者本身平白受苦,也造成患者家屬的不必要的困擾和心理負擔。所以,要能有效的處理「社交畏懼症」,首先是要對「社交畏懼症」有正確的觀念和認知,其次是不可「諱疾忌醫」才能使精神疾病得到有效的防治。
本文由【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