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消化系疾病的隱形殺手---胰臟癌的認知

膽結石疾病系列報導之二十二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譚健民醫師


在臨床上,「胰臟癌」是老年人常見的癌症之一。近二、三十年來,胰臟腫瘤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主要因素是由於民眾預防保健的觀念以及醫學儀器診斷工具的進步所致。

根據流行病學的探討,在臺灣地區的胰臟癌約佔全部癌症的1~2%之間,而因胰臟癌而死亡的人數則約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3%。在臨床上,胰臟癌發生率佔男性癌症的第十一位,而在女性則為第十四位;其中男性每十萬人口的發生率為4~5,女性則為3~4,其五年存活率在1~4%之間。

根據文獻報導,百分之七十的胰臟癌發生在胰臟頭部,由於胰臟癌進行極為緩慢,通常其在被臆斷時,也已擴散至鄰近淋巴結、肝臟、骨頭甚至遠端的肺臟。基本上,導致胰臟癌的發生原因尚未很明暸,罹患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括有長期抽菸酗酒、硝胺類(喜食加工醃製食物)、高脂血症(或嗜食高脂肪食物)、糖尿病、胃切除後、慢性胰臟炎甚至從事某些特定職業的工作人員如石油、煤氣以及礦工(尤其是含有鋁金屬的工作環境)。

胰臟腫瘤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年齡層中,而在被發現確定診斷時,有將近90%的罹患者平均存活期僅在一年左右。在臨床上,典型胰臟腫瘤的臨床症狀包括有明顯急驟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的血糖異常、全身倦怠、不明熱、上腹部疼痛及腹脹、阻塞性黃疸、全身搔癢、噁心、嘔吐甚至腹水;而某些個案則是因呈現脂肪便、急性胰臟炎、上消化道出血、腸阻塞最後才被確認是導源於「胰臟癌」。由病理解剖學的研究,百分之九十五的惡性胰臟腫瘤是屬於外分泌腺,而約三分之二的胰臟腫瘤是發生於胰臟頭部,因此在臨床上容易呈現「阻塞性黃疸」以及上腹部疼痛的症狀,也因為如此比其他位置的胰臟腫瘤較易被早期發現而能早期治療。

在實驗室診斷上,診斷胰臟腫瘤的方法包括有
1、生化檢驗:血清膽紅素及鹼性磷酸脢上升,甚至高血糖
2、超音波掃描檢查
3、經皮穿肝穿刺膽道X光攝影檢查
4、收集胰臟分泌液作為細胞學檢查
4、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造影檢查
5、電腦斷層或超音波導引的組織切片撿查
6、特殊血清胰臟腫瘤標記:在臨床上有70~90%的胰臟癌罹患者的血清CAI9-9會異常上升,但由於其特異性較低,因此大多數只用於腫瘤手術切除後的追蹤檢查項目(即是否復發的評估之用)。

在臨床上,胰臟腫瘤的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手術切除根除治療,另一種為症狀緩和治療。少數個案在接受特定手術方法切除(如Whipple's手術切除法)後亦能有痊癒的機會,而在術後再給與化學治療則可以增加存活期;此外,某些個案在切除前先給與化學藥物治療,先使得腫瘤縮小,則比較容易切除乾淨。倘若病患有持續不退的「阻塞性黃疸」症狀時,則可經由使用內視鏡檢查方式來放置支架,增加總膽管的通暢而能將膽汁引流出來,使得黃疸消退;此外,腫瘤壓迫十二指腸也會衍生腸阻塞,此時或許必需考慮胃造口術才能改善症狀;胰臟癌本身的疼痛是相當劇烈的,而僅能使用嗎啡類藥物甚至神經阻斷方式才能緩解症狀。

事實上,胰臟癌本身的預後不佳,倘若病人無法接受手術切除治療,將僅有不到3%的病人可以活過五年,其手術切除的成功率則視腫瘤發生的部位而定,如胰臟頭部腫瘤之病人,其5年存活率可達20~25%;若腫瘤發生於胰臟體部及尾部,其1年存活率也僅不到10%。因此,對於某些胰臟癌高危險群或特定症狀的個體的胰臟癌偵測與預防,唯有接受週期性健康檢查,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
(本文著作權歸 譚健民醫師所有)

作者簡介:
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中心診所醫院家醫科主任
中華民國旅行業經理人協會首席醫療顧問
三商美邦人壽北區部 首席醫療顧問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線上諮詢醫師
家庭醫學科(著重於臨床預防保健規劃工作)
旅遊醫學科(旅遊前的健康規劃)
老年醫學科(成年人慢性病的診治)
肝膽胃腸科(肝膽胃腸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消化性潰瘍、、、)
保險醫學科(協同壽險從業員來提供壽險客戶實質的家庭醫師服務的觀念)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