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好奇寶寶看世界

「ㄟ!為什麼寶寶一直看右邊呢?是不是對外界東西特別有興趣啊!」當媽媽發現小朋友自出生以來,一直習慣的將頭轉至右(左)方時,不妨試試看小朋友兩邊轉頭的角度是否一樣,倘若差異很大,那有可能是產生「斜頸」。

所謂斜頸,指的是造成頭轉向患側,而下巴則是轉向另一側的肩膀的姿勢,其形成的病因很多,並不只侷限於肌肉的攣縮。先天性肌肉斜頸在東方人的發生率約為1.5%左右。有一半的機會是出現在第一胎,尤其在胎位不正時更容易產生。至於兩側同時發生先天性肌性斜頸,則非常罕見。

斜頸的種類很多,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先天性肌肉性斜頸,通常在剛出生6-8個禮拜的嬰兒身上發現。最主要的病因是胸鎖乳突肌的攣縮,造成頭傾向攣縮的那一側,而下巴則是轉向另一側的肩膀。根據生產紀錄,我們發現大多數的斜頸都伴有臀位產、難產或是初次分娩的現象。也有一些是因為子宮內空間過小而造成的。但是仍有在正常分娩或剖腹產的方式下,依然產生斜頸的例子。

有斜頸的小朋友常會出現一些典型的姿勢:
(1)頭靠近患側,下巴轉向對側。
(2)在被動旋轉向患側時,活動度會受限。
(3)往側邊彎到對側時,活動度會受限。
(4)可能會出現患側臉部扁平。
(5)可能會出現臉部不對稱。

除了斜頸的姿勢外,有20%的小孩會伴隨有先天性的髖關節發育不良、脛骨扭轉、蹠骨內收、足部異常。最主要的原因是母體的子宮內空間過小,造成嬰兒動作上的限制,不能正常的翻轉。

若斜頸的情況沒有改善很容易造成臉部與頭骨的畸形,常發生在一歲內發育還尚未完全成熟之時。患側的軟組織容易產生縮短、深層的頸筋膜會增生而變緊,且會連帶影響到所有附近的組織,如前斜角肌、斜方肌等,使其縮短。除此之外患側的臉會變的比較扁平。

這些現象大約在八個月大時即可發現,不過一般在三至四歲時,才會變得很明顯。當小孩學走路時,身體會代償性提高患側肩膀,來保持眼睛水平,久而甚至造成頸或胸椎側彎。除此之外,長期下來還會造成患者側臉部較小,眼睛變小且眼角、嘴角下垂、頭蓋骨不對稱,甚至脊柱側彎。有時甚至會使兩軸產生視差而造成斜視的情形。造成小孩常因受人取笑,而導致心理發展不正常的現象。

先天性肌肉性斜頸如果不治療,約五至七成的病人在六個月大時會自行痊癒,只有一成的病人超過一歲時仍有症狀,因此治療的方法為先做物理治療,從出生後二個月內就開始做,持續二或三個月,如果症狀仍持續,才考慮開刀治療。大部分的病人對於保守治療都有不錯的效果。一般的治療經驗發現,及早使用超音波治療約經2到6個月後,胸鎖乳突肌的硬塊會消失。另外最重要的是,幫嬰兒做運動,以伸展攣縮的胸鎖乳突肌。配合著在家中餵食時,抱起或睡覺時的姿勢矯正,給予整套的復健治療,才能有效的給予矯正。

在大千綜合醫院的治療室中,為給予小朋友最完善的復健場所特別另外設置一間斜頸治療室,為達到最高的醫療品質,特別排定時間表,以一對一的治療,期望能替這些未來的主人翁盡一分心力。


本文作者:賴佩宜 物理治療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