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常見的小兒細菌性皮疹性感染症「猩紅熱」又來

文�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猩紅熱」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
病,也是常見的小兒細菌性皮疹性感染症,其主要流行於冬春兩季。
在平時鏈球菌就已隱藏於個體的咽喉部,隨著飛沫傳播開來;某些少
數個案則由皮膚傷口侵入而發病,在發病前二十四小時至疾病高峰期
之間「猩紅熱」的傳染性最高。在臨床上,過去認為罹患過「猩紅熱
」後,則不會再感染上此病,但目前已知鏈球菌具有很多不同類型,
因此得過「猩紅熱」後,還會再次感染上另一型鏈球菌的猩紅熱。

「猩紅熱」的潛伏期一般在二至五日之間,早期症狀則以高燒、咽喉
痛、頭痛、畏寒、腹痛以及嘔吐為主。罹患者的咽喉發紅,扁桃腺紅
腫,其表面出現灰白色滲出物;但舌頭紅腫,其表面光滑呈肉紅色,
乳頭隆起類似草莓狀,因此有「草莓舌」之稱,此亦是「猩紅熱」的
特殊表徵之一。
此外,此種鏈球菌會產生「發紅毒素」,在高燒十二
至四十八小時後,會導致皮膚出現點狀皮疹,其首先由耳後、頸根及
上胸部開始,數小時後蔓延至胸背、上肢,待二十四小時左右則到達
驅幹及下肢。

典型皮疹出現在個體皮膚潮紅的部位,呈現針尖大小點狀紅疹如雞皮
疙瘩,摸起來感覺像「沙紙」似的,而按壓之會退色變白。偶有出現
帶小膿頭的細粒疹或出血性皮疹出現在頸部、腋窩、肘窩或腹股溝的
皮膚皺褶處;有時皮疹密集,如同一條色素沈澱的線狀一樣;此外,
罹患兒有時臉部潮紅,但口鼻周圍皮疹較少,嘴巴周邊呈現蒼白的現
象,看起來類似「猩紅」的模樣。

一般皮疹在二至四日左右可完全消失,一星期左右則開始脫皮。在臨
床上,由於猩紅熱是亦會衍生化膿性淋巴結炎、中耳炎、鼻竇炎、肺
炎、扁桃腺炎甚至敗血症的合併症。
少數猩紅熱罹患兒在發病的二至
三星期後,呈現小便量減少,顏臉以及下肢水腫,或許已出現「急性
腎絲球腎炎」的合併症;少數罹患兒則出現關節腫痛或心悸,此時或
許已併發「風濕性關節炎」甚至「風濕性心肌炎」;雖然如此,但猩
紅熱如能及時接受治療,絕大部份個案病情都能得到緩解。

猩紅熱罹患者一般都要加以隔離(一般不少於七日),直到咽喉不再
培養出鏈球菌為止。「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抗生素,其
療程在十天左右;如對青黴素過敏者,則可選用「紅黴素」或「頭孢
菌素」來治療。
本文作者:譚健民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