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小:

剖析【睡眠障礙】之二 睡眠障礙的種類

文�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科 林志堅主治醫師

『睡眠障礙』是一般門診患者最常見到的主訴之一,但是所謂的『失
眠症』只不過是敘述性的『症狀』描述,而不是『診斷』。多數的『
失眠症』是屬於次發性的,也就是導因於其他各種不同的生理或精神
疾病,所謂找不到病因的『原發性失眠症』比率約在10%以下。

以下將由【睡眠障礙的種類】來加以探討。

一、正常的睡眠變化與睡眠障礙

影響睡眠的因素很多,幾乎每一個人都曾經有睡不好覺的經驗,偶發
性的失眠或睡眠障礙不一定是病態的。正常情形下,可能影響睡眠的
因素,包括:個別差異(與文化背景、生活習慣有關)、年齡(老年
人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容易失眠)、生活事件(如:考試、升遷)、環
境因素(如:旅行時差)。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IV對睡眠障礙定義包括兩個要點:
 (1)連續睡眠障礙時間長達一個月以上
 (2)睡眠障礙的程度足以造成主觀的疲累、焦慮或客觀的工作效
    率下降、角色功能損傷。


二、睡眠障礙的種類

失眠:睡得太少或睡醒後覺得沒睡夠、難以入睡、半夜覺醒或是睡眠
   品質不好。
嗜睡:睡得太多,整體睡眠時間已經足夠夠,但是該清醒時還在打盹
   ,例如「睡眠暫停呼吸症」的患者。
睡醒週期失調:常見於國際旅行,例如搭飛機到美國產生的時差,導
       致失眠。
類睡症(Parasomnia):睡眠時或前後出現異常的行為,
        例如:夢遊、惡夢驚醒(夢魘)、遺尿、夜驚。

三、失眠的臨床症狀

入睡困難:到了夜晚就擔心會失眠,焦慮緊張、胡思亂想、坐立不安
     ,臨床上以焦慮症的患者最常見。
維持睡眠困難:睡眠很淺,一點點聲響或光線就覺醒。
睡眠品質不佳:主觀地認為睡眠不好,不能熟睡或頻頻做夢,或是雖
       然有睡覺,卻仍然沒有精神。
過早覺醒:半夜或凌晨醒來,輾轉反側,難以成眠,臨床上以內因性
     「憂鬱症」患者最常出現。

四、失眠與做夢

『做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西元1953年克第特曼記錄睡眠時的
腦波及眼電圖,發現『異型睡眠』現象約佔所有睡眠時間的四到五分
之一。『異型睡眠』時期被喚醒,通常有做夢的現象。前一天沒睡好
,隔天『異型睡眠』比例會大幅增加。

『做夢』是正常睡眠的一部份,不等於失眠。夢的內容,則與情緒狀
態、白天的生活事件、夜裡睡眠的環境等因素有關。

五、失眠的環境因素

所謂「最佳睡眠環境」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每個人對睡眠環境的需求
不盡相同。有人怕光線,有人喜歡開燈睡;有人喜歡獨自睡,有人喜
歡熱鬧;有人嗜睡硬板床,有人喜歡彈簧床。

影響睡眠的環境因素有:生活節驟:以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現
在「朝在台北,夕至洛杉磯」,緊張忙碌的生活節奏、國際旅行的時
差等因素,都容易導致失眠。物理環境:舒適、安全、熟悉的情境較
易入睡。有人會有「認床睡覺」的習慣,如:床的硬度、房間溫度、
明暗、噪音等等都可能影響睡眠。心理因素:環境刺激的心理意義會
影響睡眠,如:母親對小孩的哭聲、對別人叫自己的名字、值班時對
呼叫器的聲音均特別敏感。
本文作者:林志堅醫師

延伸閱讀

穴位舒緩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